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马缨花的意思、马缨花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马缨花的解释

合欢树的别称。 明 刘若愚 《酌中志·大内规制纪略》:“门内有石桥,桥北有树二株曰马缨花。” 清 吴震方 《岭南杂记·马缨花》:“色赤,如马缨,其花下垂,一条数十朵,树高者丈许。有白者,有桃花而大红镶边者,皆异种也。” 鲁迅 《朝花夕拾·阿长与<山海经>》:“他是一个胖胖的,和蔼的老人,爱种一点花木,如珠兰、茉莉之类,还有极其少见的,据说从北边带回去的马缨花。”亦称“ 马缨树 ”。 王统照 《号声》:“在这夏夜的马缨树下,我仰望黑空中闪缀的星光,默默地想着。”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马缨花是汉语中对豆科植物合欢(学名:Albizia julibrissin)的俗称,其释义可从三方面解析:

一、词源与释义

“马缨”指古代马匹头部装饰的红缨,因合欢花的丝状花冠形似马缨而得名。《汉语大词典》将其定义为“合欢的别名”,强调其花序形态特征。

二、植物学特征

根据《中国植物志》记载,马缨花为落叶乔木,二回羽状复叶,头状花序呈伞房状排列,花丝细长如绒丝,色呈粉红或白色,具特殊香气。其花期在6-7月,夜间叶片闭合,故又称“夜合花”。

三、文化象征

在传统文化中,马缨花因“合欢”之名被赋予家庭和睦的寓意。明代李时珍《本草纲目》载:“合欢,安五脏,和心志,令人欢乐无忧”,其树皮与花皆可入药。古诗词中亦常见以马缨花喻情,如王维诗句“合欢尚知时,鸳鸯不独宿”。

四、地域别称

北方部分地区将马缨花与木本花卉“朱樱花”混淆,但据《北京植物志》考证,二者实为同物异名,均指合欢。岭南地区则因其丝状花冠称“绒花树”。

网络扩展解释

马缨花的词意可从多个角度综合解释:

一、植物学含义

  1. 合欢树的别称
    马缨花最常见指豆科植物合欢(Albizia julibrissin),因其花序形似马匹佩戴的红色缨穗得名。古代文献如明代刘若愚《酌中志》已有记载,描述其花下垂成簇的形态特征。

  2. 杜鹃科药用植物
    另一指杜鹃花科植物马缨杜鹃(Rhododendron delavayi),分布于西南地区,花可入药,具清热解毒、凉血止血功效。其花型与合欢不同,花瓣坚厚呈火红色,常见于山野灌木丛中。

二、文化寓意

三、其他延伸

马缨花兼具自然属性与文化内涵,实际使用需根据上下文判断具体指代对象。

别人正在浏览...

阿多安之若素拜聆八路军军歌被甲枕戈冰大坂秉威苍甿畅颜潮闷侈张爨下音耽色恩高义厚房地産缚虎頫盼圪针贡计馆光济叟贵昌桂偶谷口躬耕国副怀负滉样瀸洳角妓继缠旌甄金精开浚看做落逵径枯挛吏部郎林寒洞肃汽舟荣典伞橑圣国事后诗业鼠目麞头舜颜説一是一,説二是二束颡死间苏公堤逃名田神挑饬同游妄动挝阖无蔕闲细虾蠏眼翕赫信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