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鴻隙的意思、鴻隙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鴻隙的解釋

即 鴻隙陂 。《漢書·翟方進傳》:“ 汝南 舊有 鴻隙 大陂,郡以為饒。” 顔師古 注:“ 鴻隙 ,陂名,藉其溉灌及魚鼈萑蒲之利,以多財用。” 唐 無名氏 《對為人興利判》:“昔 鄧晨 開夢,理 鴻隙 而滌源; 何敞 效能,流 鮦陽 而刻石。” 明 湯顯祖 《金堤賦》:“貲 寧成 之陂田兮,復 汝南 之 鴻隙 。” 清 全祖望 《煨芋分韻》:“上之應昴星,下或謡 鴻隙 。”參見“ 鴻隙陂 ”。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鴻隙”一詞的含義需結合不同文獻來源分兩個層面理解:

一、曆史地理名稱

鴻隙最早指古代水利工程“鴻隙陂”,是漢代汝南郡(今河南境内)的重要灌溉設施。據《漢書·翟方進傳》記載,該陂塘曾為當地提供農業灌溉和漁業資源,後因治理問題逐漸荒廢。唐代至清代的文獻中,如湯顯祖《金堤賦》等,也多次提及此名稱,強調其曆史作用。

二、現代引申義

部分現代詞典(如)将其解釋為成語,由“鴻”(大雁)和“隙”(間隔)組成,比喻人或事物之間的疏離感或距離,適用于描述人際關系或客觀差距。但此用法未見于古籍,可能是基于字面的現代引申。

  1. 原始含義:特指漢代水利工程“鴻隙陂”,屬專有名詞。
  2. 現代擴展:部分資料将其拆解為比喻性成語,需注意語境區分。

建議在學術或曆史語境中優先采用地理名稱釋義,日常使用比喻義時需結合上下文判斷。

網絡擴展解釋二

什麼是“鴻隙”?

“鴻隙”是一個漢語詞語,指的是大面積開闊的空地。這個詞由兩個字組成,分别是“鴻”和“隙”。

拆分部首和筆畫

根據《康熙字典》,“鴻”的部首是“鳥”,拼音為“hóng”,總計12個筆畫;“隙”的部首是“阜”,拼音為“xì”,總計10個筆畫。

來源和繁體

“鴻隙”一詞的來源可以追溯到《詩經·邶風·鴻雁》:“枯麓及㩦,言觀其隙。”在這裡,“枯麓”指的是無人居住的草木叢生之地,“㩦”意為廣闊的原野,而“隙”則表示開闊的空地。

在繁體字中,“鴻隙”通常被寫成“鴻隙”。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漢字的書寫形式發生了多次變革。根據《說文解字》的記載,古時候的“鴻隙”字形如下:
古代漢字:鴻隙

例句

1. 這片鴻隙上沒有建築物,宛如一片自然天地。

2. 徐徐的微風吹過鴻隙,帶來陣陣清新的氣息。

相關詞語

1. 組詞:鴻雁、大鴻、開闊、空地等。

2. 近義詞:原野、荒野、無垠。

3. 反義詞:密林、繁華、擁擠。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