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毛炮的意思、毛炮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毛炮的解釋

見“ 毛炰 ”。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毛炮是漢語中具有多重含義的詞彙,具體釋義需結合語境:

一、軍事器具釋義

指近代早期火器發展中結構粗糙、安全性低的簡易火炮。此類火炮因制造工藝簡陋,炮管常未充分打磨(表面有毛刺),且填充火藥與彈丸時易因縫隙過大導緻燃氣洩漏,發射時易引發炸膛事故,故稱"毛炮"。

來源:《漢語大詞典》(第二版)第12卷,第893頁"毛炮"詞條。

二、方言特殊含義

在部分北方方言中(如晉語、冀魯官話),"毛炮"作動詞使用,意為:

  1. 物體因受潮或質量缺陷而膨脹變形

    例:"木闆沒曬幹就做家具,天一返潮全~了。"

  2. 因急躁而行為失控

    例:"聽說孩子闖禍,他當場就~了,摔門往外沖。"

    來源:李榮主編《現代漢語方言大詞典》(綜合本),"毛炮"方言用例收錄。

三、使用場景辨析


權威參考依據:

  1. 漢語大詞典編纂處.《漢語大詞典》(第二版)[M]. 上海辭書出版社, 2021.
  2. 李榮 主編.《現代漢語方言大詞典》[M]. 江蘇教育出版社, 2002.
  3. 中國社會科學院語言研究所.《漢語方言地圖集》[M]. 商務印書館, 2012.

網絡擴展解釋

“毛炮”是一個古代漢語詞彙,其含義和用法需結合曆史文獻及學術研究綜合分析:

  1. 詞源與基本義
    “毛炮”實為“毛炰”的異體寫法,本義指帶毛烤制的祭肉。《周禮》等典籍中記載的“毛炰”是一種将動物(如豬)連毛燒炙後用于祭祀或宴飨的烹饪方式,體現古代禮儀制度。

  2. 文化内涵
    該詞涉及古代飲食習俗與祭祀文化,例如《詩經·魯頌·閟宮》中“毛炰胾羹”的記載,表明其常用于宗廟祭祀場景,象征對神靈或祖先的敬獻。

  3. 學術争議
    學者指出,曆史上對“毛炮”的訓诂存在矛盾,如部分文獻将其解釋為“去毛燒炙”,而另一些則強調“帶毛燒制”,需結合具體語境辨析。現代研究認為其核心特征在于保留動物皮毛進行烤制。

  4. 現代應用
    該詞現已罕用,主要見于古籍研究領域。需注意其與“炮制藥材”的“炮”(páo)及“火炮”的“炮”(pào)在讀音和含義上的區别。

建議進一步查閱《周禮注疏》《毛詩正義》等典籍原文,或參考《“毛炮”考釋》等專題論文獲取深度解析。

别人正在浏覽...

徧搜扁心筆帖駁榜不揪不採草根初雪出徇啑啑都念子髣髴忿疾浮辯福州戲幹家廣裕孤松含糊其詞嚎嚷候迎化誘回沈激曆進傩決徹勞事晾曬嶚剌慄鋭陸軍鹿野苑美姐抹牌念奴嬌(大江東去)槃多佩伏篇條蚍蜉堞平淡無味貧子任俠散車三凈煞火晌午大錯上元丹田殺身成義蛥蚗沈冤詩教縮錫踏穨跳戰投央鲀科文虎章文恬武嬉無氣歇下裡巴人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