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硫黃的一種。 明 李時珍 《本草綱目·金石五·石硫黃》﹝集解﹞引 蘇頌 曰:“又有一種水硫黃,出 廣南 及 資州 ,溪澗水中流出,以茅收取熬出。”
(2).芡實的别名。 宋 劉延世 錄《孫公談圃》卷中:“水産之芡,其甘滑可食,則名為水硫黃。”一本作“ 水流黃 ”。參閱 明 李時珍 《本草綱目·果五·芡實》。
“水硫黃”是一個具有多重含義的詞語,具體解釋需結合曆史文獻和語境:
硫黃的一種
指從溪澗水中提取的天然硫黃,主要産于古代廣南(今廣東、廣西)及資州(今四川資中)。明代李時珍在《本草綱目》中記載,蘇頌曾描述其采集方法為“以茅收取熬出”。這種硫黃因溶于水或隨水流沉積而得名。
芡實的别名
芡實是一種水生植物的果實,宋代《孫公談圃》稱其“甘滑可食”,故被比喻為“水硫黃”。明代《本草綱目》也沿用此說法,可能與芡實的外觀或藥用特性相關。
注意:部分現代資料(如)提到“水硫黃”指硫磺水溶液,但此用法未見于權威古籍或詞典,可能是當代衍生含義,需結合具體語境判斷。
水硫黃是指硫黃的一種形态,也稱為*********。下面來介紹一下該詞的拆分部首和筆畫、來源、繁體、古時候漢字寫法、例句,以及相關的組詞、近義詞和反義詞。
水硫黃的拆分部首是氵(三點水)和黃(黃字旁),共包含11個筆畫。
水硫黃這個詞的來源是通過将“水”和“硫黃”兩個詞合成而成的。水代表液态,而硫黃是一種黃色的元素,因此水硫黃指的就是液态的硫黃。
水硫黃的繁體字是「水硫黃」。
根據古代漢字的寫法,水硫黃的古漢字寫法為「水硫黃」。
1. 這個實驗中使用了水硫黃作為催化劑。
2. 突然聞到一股刺鼻的水硫黃味。
與水硫黃相關的組詞有:水蒸氣、*********、硫酸、黃石等。
水硫黃的近義詞包括*********、硫水。
水硫黃的反義詞是固體硫黃。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