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连结铁锚和船舶的铁链。《新华文摘》1981年第5期:“我终于放弃了我的追求……在一个陌生的还待得下去的港湾里抛下了锚链。”
锚链的详细解释如下:
锚链是连接船舶与锚之间的专用链条,主要功能是传递锚的抓力并缓冲船舶所受外力。其英文名称为“anchor chain”或“anchor line”,由高强度金属材料(如铸钢或焊接钢)制成,具有耐磨、耐腐蚀特性。
在汉语中,“锚链”也可比喻固定不变的关系或制度,如例句:“抛下锚链”象征停止漂泊、选择稳定状态。
如需进一步了解技术参数(如单节长度27.5米)或具体工程案例,可参考船舶工程专业资料。
《锚链》是指船舶上的锚所使用的链式链接装置。通常由若干个环节相连而成,用来固定锚并保持船只在水中的稳定。
《锚链》的拆分部首为⺧(金),由14个笔画组成。
“锚链”一词的来源较为明确,最早出现于明代徐霞客的《徐霞客游记》中。在游记中,徐霞客描述了锚链的用途和结构,并将其称之为“锚链”。
繁体字为「鉚鏈」,由金字旁和钅字旁组成。
在古代,汉字的写法有所差异。《锚链》在古代汉字中的写法为「鉚鏈」。
1. 在大风中,船只依靠牢固的锚链保持稳定。
2. 渔船抛锚时,需要确认锚链是否牢固。
1. 锚:船只用来固定位置的金属器具。
2. 链:由环节相连而成的连接装置。
3. 锚位:锚链的接触点,用以固定锚。
1. 锚索:与“锚链”意义相近,用于固定锚的绳索。
2. 包链:用于固定物体的链条。
1. 自由:与“锚链”相对的概念,表示没有约束和限制。
2. 移动:与“锚链”相对应的动作,表示脱离固定位置进行移动。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