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蟊疾的意思、蟊疾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蟊疾的解釋

蟊蟲為害。《詩·大雅·瞻卬》:“蟊賊蟊疾,靡有夷屆。” 朱熹 集傳:“疾,害。”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蟊疾"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可從字源和古籍用例兩方面進行解釋:

一、本義:蟲害引發的植物病害 “蟊”指專食植物根部的害蟲(《說文解字》:“蟊,食草根者”),故“蟊疾”本義指農作物因蟲害導緻的病害。如《詩經·大雅·瞻卬》有“蟊賊蟊疾,靡有夷屆”之句,漢代鄭玄箋注:“蟲食苗根曰蟊,食節曰賊”,可見其與農業災害相關。

二、引申義:比喻禍患或弊病 古代文獻中常以蟲害喻指社會弊端。如宋代王禹偁《賀禦樓肆赦表》雲:“除蟊去弊,皆遵先王之言”,此處“蟊”即隱喻危害社會的積弊,“蟊疾”遂引申為需革除的禍患或頑疾。清代章學誠《文史通義》亦用“蠹政蟊疾”批判時政弊端。

三、現代用法 現代漢語中該詞使用頻率較低,多出現于學術文獻或文學創作中,保留其“根本性危害”的比喻義。例如描述制度性腐敗時,可用“根治社會蟊疾”強調鏟除深層問題。


參考資料:

  1. 《漢語大詞典》(上海辭書出版社)"蟊"字條
  2. 《詩經·大雅·瞻卬》鄭玄箋注(中華書局《十三經注疏》本)
  3. 王禹偁《小畜集·賀禦樓肆赦表》(《四部叢刊》影宋本)
  4. 章學誠《文史通義·内篇》(古籍出版社點校本)

網絡擴展解釋

“蟊疾”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可從以下兩方面解析:

一、字面含義

指蟊蟲對農作物造成的災害。蟊(máo)是古代對危害作物根部的害蟲統稱,《詩經·大雅·瞻卬》中記載“蟊賊蟊疾,靡有夷屆”,朱熹注解“疾”為“害”。這類害蟲會破壞農作物根系,導緻農業減産。

二、比喻義

引申為對人民或國家産生危害的人或事。例如:

古籍例證

《詩經》原句“蟊賊蟊疾”采用疊詞手法,通過重複“蟊”字強調害蟲危害的持續性(“靡有夷屆”即沒有終止)。這種表達方式既體現蟲災的嚴重性,也暗示社會問題的頑固性。

注:現代漢語中該詞使用頻率較低,多出現在古籍研究或文學修辭中。

别人正在浏覽...

八索變裁博斯普魯斯海峽財正持籌握算錯遻打參谠正抵徹東搖西擺憤氣釜罂黼藻狗東西鈎喙瓜飲鼓眼努睛鴻胄後表煎厥叫真腳資汲路景星鳳皇既往即物窮理具慶誇節連鳌跨鲸煉指潦漿泡離鴻林場磷光[現象]路蒲毛翎鳴吠明監黏煎平靖青籬琴弦日觀亭沙蘆菔聖帝十成十愆私藏四面碰壁送饋跳班龆丱鐵搭宛似葦笮無軌電車下操響赴香油小腳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