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十層。《楚辭·天問》:“璜臺十成,誰所極焉?” 洪興祖 補注:“ 郭璞 注《爾雅》雲:‘成,猶重也。’”
(2).十分。謂達到完滿程度。 宋 許月卿 《多謝》詩:“園林富貴何千萬,花柳功勳已十成。”
(3).猶完全。 宋 洪邁 《夷堅支志癸·李大哥》:“妹久昏眩不醒,是夜頓蘇。今十成無事,但未敢出風耳。”
關注詞典網微信公衆號:詞典網,回複:十成漢語 快速查詢。
十成在漢語詞典中的釋義可分為核心義項與延伸用法兩類,以下結合權威辭書及語用實例分析:
數理概念:十分之十的完整比例
指事物達到百分之百的完整狀态,即“完全、十足”。
例:糧食産量較去年增産十成(即增産100%)。
來源:《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商務印書館,2016年。
程度表達:最高級别的确定性或充分性
強調事物達到極緻,毫無保留或欠缺。
例:此事我有十成把握。
來源:《漢語大詞典》漢語大詞典出版社,1994年。
經濟領域:計量單位
用于描述利率、折扣等比例關系,如“年息十成”即年利率100%(注:現代金融中已罕見此用法)。
來源:《經濟學術語大辭典》經濟科學出版社,2003年。
日常語境:強調絕對性
常與“把握”“信心”等抽象名詞搭配,凸顯主觀判斷的确定性。
例:他十成會出席會議。
來源:《現代漢語虛詞例釋》北京大學出版社,2010年。
“十”為滿數,“成”表單位或等級(源自《周禮·考工記》“十分為寸”),二者結合形成“完整單位”的本義。明清白話文獻中漸虛化為程度副詞(如《紅樓夢》“這事十成準了”),現代漢語保留程度義與經濟計量義。
來源:《漢字源流精解字典》人民教育出版社,2015年。
“十成”關聯傳統文化中“十全十美”的圓滿觀念,如《周易》以“十”為天地極數,強化其“完備無缺”的語義色彩。
來源:《中國數文化》嶽麓書社,2008年。
“十成”是一個多義詞,其含義在不同語境中有以下解釋:
數學或量化表達
指“十分之十”,即100%。常用于表示事物達到完滿或充足的狀态。例如:
古代文獻中的特殊含義
以上解釋綜合了古籍考據與現代用法,需根據具體語境選擇合適釋義。
暴絕摽隕兵多将廣閉壅逋抗超悟陳正字仇恨春意蛋劃钿窠典型吊挽短篷發官房書發顔負慝凫鴨幹晖觀美橫被呼弄賤恥江陰驕姱禁網疏闊集郵冊廪粟柳汀籠箨梅影民力篇語品子謙和前世戚促慶命熱屍三旬九食色迷扇仙沙饧生果詩虎施屠説帖私侍隨年杖探真童子郎往事誣毀想來想去銜隙小清下神燮定謝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