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方言。指搞小動作、耍花招等不正當手段。《十月》1981年第2期:“更有一些為官的、有錢的、近水樓台的人在幕後進行微妙的,或公然違章的,或表面上符章而實際充滿‘貓匿’的勾當,結果是一些與拆遷無直接關系的人從拆遷中大獲利益。”《十月》1981年第2期:“人們懂得拆遷中會遇到‘貓匿’,因而必須分外精明。”
“貓匿”是一個源自方言的詞彙,常見于北方口語(尤其是北京話),主要含義為搞小動作、耍花招等不正當手段。以下是詳細解釋:
“貓匿”原指貓隱藏排洩物的行為(如埋貓砂),後引申為暗藏不可告人的秘密或使用隱蔽手段達到目的。常用于描述幕後操作、暗箱交易或逃避責任的行為,如“拆遷中的貓匿”指利用規則漏洞謀取私利。
“某些人通過‘貓匿’在拆遷中獲利。”(《十月》1981年例)
《漢語大詞典》及線上詞典均将其定義為“方言中表示耍花招、暗箱操作”。
若需進一步了解方言詞彙的演變或具體案例,可參考搜索結果中的文獻來源。
《貓匿》是一個漢字詞語,指的是貓咪躲藏或隱藏的行為。貓匿常用來形容貓咪在遇到陌生人或者感到不安全時,會躲到某個地方不露面。
《貓匿》的拆分部首是犭和勿。其中,犭是狗的部首,表示與動物有關;勿表示避免。貓匿一共有9個筆畫。
貓匿是由貓和匿兩個字組合而成。貓指的是貓咪,匿表示隱藏、隱蔽。這個詞語形象地描述了貓咪躲藏或隱藏的行為。
貓匿的繁體字為「貓匿」。
在古代的漢字寫法中,貓匿的第二個字匿是由三個部首組合而成:人、匕和匚。其中,人表示人物;匕是匙的前部分,表示工具;匚表示蓋子。這種寫法形象地表示了人用匙蓋住自己,隱藏起來。
1. 在生人來訪時,我的貓總是會貓匿在床底下。
2. 當遇到陌生的環境,我的貓會貓匿在櫃子裡,不敢出來。
貓匿沒有常見的組詞,但可以将貓匿作為動詞來構造其他詞語,例如「貓匿起來」、「貓匿行動」。
與貓匿相近義的詞語有「貓藏」、「貓躲」。
與貓匿反義的詞語有「貓現」、「貓出」。這些詞語表示貓咪露面或者現身的行為。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