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滿袖春風”是一個漢語成語,以下為詳細解釋:
形容人得意時衣袖隨風飄曳的姿态,常用來比喻心情愉悅、神态自若的狀态。核心含義是得意暢快,強調外在神态與内在情緒的統一。
源自元代張可久的散曲《水仙子·翰林風月》:
“翰林風月進多才,滿袖春風下玉階。”
此句描繪了才子登科後衣袂飄飄、春風得意的場景,後演變為成語。
該成語通過“衣袖生風”的生動意象,将抽象的情緒轉化為具象的動态畫面,體現了漢語以物喻情的表達特色。
《滿袖春風》是一個成語,意為形容人的氣質或舉止優雅、文雅。
《滿袖春風》這個成語共由4個字組成,可以拆分為:滿(滿水滿舟)、袖(袖子)、春(春天)、風(風景)。
其中,滿的部首是水(氵),總筆畫為13;袖的部首是衣(衤),總筆畫為12;春的部首是日(⺖),總筆畫為9;風的部首是風(風),總筆畫為8。
《滿袖春風》最早出現在唐代白居易的《賦得古原草送别》一詩中:“衆裡尋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其中“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表示文人志士流連于酒店妓院,白居易用“滿袖春風”來比喻這種風塵之地的優雅之氣。
《滿袖春風》的繁體字為「滿袖春風」。
在古代,中國人對漢字的書寫方式有一些差異。《滿袖春風》在古時候的漢字寫法是:滿(滿泛溢)、袖(袖套)、春(春天)、風(風景)。
他的舉止文雅得如同滿袖春風。
組詞:滿堂紅、滿載而歸、春風化雨、風華絕代。
近義詞:風度翩翩、風姿綽約、風流倜傥、風雅。
反義詞:粗俗、庸俗、丑陋、低級。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