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猶歸宿。《二刻拍案驚奇》卷四:“看取兩家歸束處,心機用盡竟如何?” 老舍 《駱駝祥子》九:“她的嘴唇撇了幾撇,臉上的各種神情一時找不到個適當的歸束。”
“歸束”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和用法在不同語境中有所差異,綜合搜索結果可總結如下:
核心解釋
歸束的本義為“歸宿”,指事物的最終結局或歸屬。例如《二刻拍案驚奇》中“看取兩家歸束處”即強調事件的結果。老舍在《駱駝祥子》中描述人物神情“找不到適當的歸束”,也暗含情感或狀态的最終落腳點。
詞源與結構
由“歸”(返回、趨向)和“束”(約束、集中)組成,字面可理解為“歸于約束”或“趨向集中”。部分詞典将其視為形容詞性成語,表示行為或言論受外界限制。
部分網絡資料(如、11)僅簡略解釋為“歸宿”,而權威來源(如、7)則結合文學用例提供了更豐富的語境分析。建議在正式寫作中優先參考經典文學作品或權威詞典釋義。
歸束是一個漢字詞彙,由兩個部分組成:歸和束。歸字拆分成了人和彐,束字拆分為木和豐。
歸字的意思是回來、返回。束字的意思是捆綁、束縛。因此,歸束的意思是把事物捆綁起來後回來,或者是将事物重新集中歸來。
歸束在《康熙字典》中出現,是由兩個獨立的漢字組合而成。歸字的寫法來源于圖片上的圖形表現,而束字則是根據捆綁物品的形狀演化而來。
相對于簡體字,繁體字“歸束”在形狀上稍微有些不同。歸字的彐部分在繁體字中被拆分為三個橫杠,而束字的木部分則多了一個豎杠。
古時候,這個詞彙的寫法可能有一些變化。但可以肯定的是,《康熙字典》記錄的寫法是比較固定的,也是後來的正式寫法。
以下是歸束這個詞彙的幾個例句:
1. 在農曆年底,人們把所有的賬目歸束後,開始準備過年。
2. 他将散亂的書籍歸束整理,放回書架。
3. 海上救援隊将漂流的船隻歸束起來,安全地将其拖回港口。
與歸束相關的組詞有:歸還、歸納、歸功、束縛、束手無策等。
與歸束意思相近的詞彙有:彙集、歸攏、聚集。
與歸束意思相反的詞彙有:散開、分散、解放。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