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捋袖揎拳”是一个汉语成语,读音为luō xiù xuān quán,以下是详细解释:
基本含义
形容人卷起袖子、伸出拳头,表现出怒气冲冲准备动武的姿态。其中“捋”指拉起,“揎”指卷起袖子,整体动作带有强烈的攻击性或愤怒情绪。
出处与例句
该成语最早见于元代金仁杰的杂剧《追韩信》第四折:“前后军兵紧相并,左右枪刀厩围定。捋袖揎拳挺盔顶,破步撩衣扯剑迎。”。明代无名氏的《锁白猿》中也用此词描写人物状态:“则见他捋袖揎拳,努目眬眉。”。
用法与结构
扩展场景
虽主要用于形容准备打架,但也可引申为积极准备行动的姿态(如干活前卷起袖子)。需结合上下文判断具体语境。
英文翻译
“pull up the sleeves and raise the fists”,直译动作,强调肢体语言的攻击性。
《捋袖揎拳》是一个成语,意思是准备行动,表示做好准备开始工作或战斗。
《捋袖揎拳》的部首分别是手部的“扌”和“曰”,总共有9个笔画。
《捋袖揎拳》源自明代文学家杨慎《四修合编》中的《病夫自勉》一文,意为下定决心,准备好战斗的姿态。
《捋袖揎拳》的繁体字为《捋袖揎拳》。
古代有些字形与现代有所不同,但《捋袖揎拳》的古时候汉字写法与现代基本相同。
他看到了局势的危险,不禁捋袖揎拳,准备全力以赴。
捋袖、揎拳、袖手旁观、拳脚、袖手
奋起直追、振臂高呼、积极行动
袖手旁观、无所作为、懒散无为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