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律格詩的意思、律格詩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律格詩的解釋

律詩和格詩的合稱。 中唐 人分樂府歌行以外的詩為律詩和格詩兩類,如 白居易 自己把《長慶集》以後寫的絕句、五律、七律及排律等近體詩稱為律詩,五、七言古體詩稱為格詩。 宋 計有功 《唐詩紀事·項斯》:“始 張 水部 籍 為律格詩,惟 朱慶餘 親授其旨。”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律格詩是中國古典詩歌的重要形式,指嚴格遵循固定格律規則創作的詩歌體裁,主要包括律詩和格律詩。其核心特征體現在以下方面:

一、律詩的定義與規範 律詩特指形成于唐代并高度成熟的詩體,需同時滿足四項規則:

  1. 固定句式:每首八句(超過八句稱“排律”),五言或七言為主。
  2. 平仄交替:每句平仄聲調按“二字一節”交替,如“平平仄仄平”,且上下句平仄相對(如首句平起,則次句仄起)。
  3. 嚴格對仗:颔聯(第三、四句)、頸聯(第五、六句)必須工整對仗,詞性、結構需對稱。
  4. 押韻統一:偶數句押平聲韻,一韻到底,首句可押可不押。

二、格律詩的廣義範疇

格律詩涵蓋所有具備固定格律程式的詩體,包括:

三、曆史發展與文學地位

律格詩的形成經曆了南北朝聲律理論探索,至初唐沈佺期、宋之問等人确立規範。其嚴謹形式強化了詩歌的音樂性與凝練性,成為唐詩巅峰成就的核心載體,深刻影響後世詞曲創作。


權威參考來源:

  1. 王力《漢語詩律學》(上海教育出版社)闡釋平仄與對仗規則。
  2. 《漢語大詞典》“律詩”條目定義句式與押韻要求。
  3. 袁行霈《中國文學史》(高等教育出版社)分析唐代律詩定型過程。
  4. 啟功《詩文聲律論稿》(中華書局)解析平仄交替原理。
  5. 漢典網“格律詩”詞條說明體裁分類。

網絡擴展解釋

律格詩是中唐時期對詩歌分類的特定概念,特指律詩與格詩的合稱,主要用于區分樂府歌行以外的詩體形式。以下為詳細解釋:


一、基本定義


二、曆史背景與分類依據


三、與“格律詩”的區别

需注意律格詩 ≠ 格律詩:


四、示例與影響


若需進一步了解近體詩的具體格律規則(如平仄、對仗),可參考權威文獻或詩歌理論專著。

别人正在浏覽...

闇門百葉竹保見碧井冰層伯道場記成紀成器惙怛傷悴鬥戲鬥甬繁鄭分說根力公共衛生郭細侯寒故華年江天一色叫苦不疊激薄節然矜怛搢挺饑食九行八業酒樂朗晏鍊精捩眼賣文為生朦胴曩歲内外學扭搜辟彊園繦抱鉗塞切急慶成宴勸酒三臡八菹三铉森豎勝因壽限司輿松竹梅壇壝佻蕩亭亭款款蹄子外辭穩浃詳暢先勳賢英小耳朵晞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