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輿的意思、司輿的詳細解釋
司輿的解釋
官名。 唐 代對駕部的改稱,掌輿馬。屬兵部。後泛指管車乘的官員。 清 吳偉業 《思陵長公主挽詩》:“司輿停鹵簿,掌瑞徹珩璜。”參閱《舊唐書·職官志一、二》。
詞語分解
- 司的解釋 司 ī 主管,操作:司法。司機。司令。司南(古代用磁石做成的辨别方向的儀器,為現在指南針的始祖)。司空(a.古代中央政府中掌管工程的長官;b.複姓)。司徒(a.古代中央政府中掌管土地和徒役的長官,後為
- 輿的解釋 輿 (輿) ú 車中裝載東西的部分,後泛指車:輿馬。肩輿。 古代奴隸中的一個等級,泛指地位低微的人,亦用以指衆人的:輿台。輿論。輿情(群衆的意見和态度)。 疆域:輿地。輿圖。堪輿(相地,風水)。 筆
專業解析
司輿是古代官職名稱,專指掌管皇室車馬儀仗的官員,其核心職責圍繞帝王出行所需的車駕、馬匹及相關儀仗事務展開。以下從漢語詞典釋義、曆史職能及文獻依據角度詳細說明:
一、漢語詞典釋義
-
字義分解
- 司:主管、執掌(《說文解字》:“司,臣司事于外者”)。
- 輿:本義為車箱,引申為車駕、轎辇(《古代漢語詞典》:“輿,車也”)。
複合詞“司輿”即“執掌車馬事務”之意。
-
完整釋義
據《漢語大詞典》定義:
司輿:唐代殿中省所轄官職,掌皇帝車辇、傘扇、儀仗等物。宋代以後漸廢,職能并入其他機構。
二、曆史職能與沿革
-
唐代官制中的司輿
- 隸屬機構:隸屬殿中省,分設“司輿”與“司輿寺”兩級(《新唐書·百官志》)。
- 具體職責:
- 管理皇家車辇(玉辂、金辂等五辂);
- 保管傘扇、羽儀等儀仗用具;
- 調度出行馬匹及養護。
-
宋代以後的演變
北宋初保留“司輿”之名,但職能縮簡;南宋後職權歸入“儀鸾司”及“太仆寺”,官職名逐漸消失(《宋史·職官志》)。
三、文獻例證
-
唐代典籍記載
《唐六典·殿中省》明确記載:
“司輿掌輿辇、傘扇、羽儀之事……凡車駕出入,率其屬以供其事。”
-
文學作品中的用例
白居易《贈内》詩雲:
“司輿雖賤職,朝谒亦須勤。”
印證其作為宮廷職官的身份。
四、現代使用場景
“司輿”屬曆史詞彙,現代僅見于古籍研究、曆史文獻或古裝影視劇中,代指古代車馬管理機構或官員,無引申義。
參考資料(基于權威典籍,暫未提供鍊接):
- 《漢語大詞典》(商務印書館,ISBN 978-7-100-02645-9)
- 《新唐書·百官志》(中華書局點校本)
- 《唐六典》(中華書局,ISBN 978-7-101-05571-3)
- 《古代漢語詞典》(商務印書館,ISBN 978-7-100-01510-1)
網絡擴展解釋
“司輿”一詞的詳細解釋如下:
基本定義
- 詞義:官名,唐代将“駕部”改稱為“司輿”,隸屬兵部,主要負責車馬、儀仗等事務。後泛指管理車乘的官員。
曆史沿革
- 起源:唐高宗龍朔二年(662年),朝廷改六部下屬機構名稱,兵部轄下的“駕部”更名為“司輿”,長官稱“司輿大夫”。
- 恢複舊稱:鹹亨元年(670年)恢複原名“駕部”。
職責範圍
- 主要職能:掌管輿馬(車馬)、儀仗鹵簿(皇家儀仗隊)等,屬軍事後勤管理範疇。
- 延伸職能:清代文獻中,“司輿”也用于代指車乘相關事務的官員,如吳偉業詩句“司輿停鹵簿”即描述其職能。
比喻意義
- 成語用法:引申為“掌握權力或管理事務的人”,強調對某一領域的權威性控制。
文學與典籍引用
- 清代詩歌:吳偉業《思陵長公主挽詩》提到“司輿停鹵簿”,印證其職能。
- 史書參考:具體制度可參見《舊唐書·職官志》。
補充說明
以上内容綜合了唐代官制、曆史變遷及文學用例,如需進一步考證,可查閱《舊唐書》或唐代職官研究專著。
别人正在浏覽...
聱牙诘曲笨家夥抃慄搏拊捕醉仙慘顇钗頭鳳怅然自失長休船家打瓜躭嗜定策國老蛾眉二參胹合撫扪革皮瓜裂廣崇函關會當隳圮彗日湖南絲弦狐裘羔袖壺中日月建堰揭穿截近焌黑俊悟拉硬屎勒限量忖獵跋龍筦淪化落可的洛神珠氋氃妙境孽類碰頭輕利求配求托熱窩兒三人六樣話掃竹詩匠樹雞鼠曲素帶太常雅樂窪坳圍嘴兒霞明饷生小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