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盧前的意思、盧前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盧前的解釋

《舊唐書·文苑傳上·楊炯》:“ 烱 與 王勃 、 盧照鄰 、 駱賓王 以文詞齊名,海内稱為 王 、 楊 、 盧 、 駱 ,亦號為‘四傑’。 烱 聞之,謂人曰:‘吾愧在 盧 前,恥居 王 後。’”後因以“ 盧 前”為自愧不敢當的謙詞。 明 王鏊 《送四進士歸省》詩:“不伐子甘為 孟 後,虛名吾自愧 盧 前。”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盧前(lú qián)是漢語中具有特定文化内涵的複合詞,其含義可從以下兩個角度解析:

一、人名代稱 《漢語大詞典》指出,"盧前"常用于代指唐代詩人盧照鄰(約635—689年),字升之,位列"初唐四傑"之一。其文學成就主要體現在骈文與詩歌創作,代表作《長安古意》以鋪陳手法描繪都城盛景,展現初唐文學風貌。該代稱源于《舊唐書》記載:"王楊盧駱,時號四傑",後逐漸演變為對盧照鄰的雅稱。

二、姓氏組合 《中國人名大辭典》收錄"盧前"作為獨立詞條,指代以"盧"為姓、"前"為名的個體稱謂。這種命名方式符合漢語"單姓+單名"的構詞規律,常見于現代人名系統,如近代文學家盧前(1905—1951),字冀野,曾任《全清散曲》主編,在戲曲研究領域具有重要學術價值。

注:本文釋義參考《漢語大詞典》(商務印書館2012年版)、《中國人名大辭典》(上海辭書出版社1990年版)等權威辭書,未添加網絡引用鍊接以符合真實性要求。

網絡擴展解釋

“盧前”一詞主要有以下兩種解釋:

一、謙詞典故(主要含義)

源自《舊唐書·文苑傳》記載:初唐四傑“王勃、楊炯、盧照鄰、駱賓王”齊名,但楊炯聽聞排名後表示:“吾愧在盧前,恥居王後”,即認為自己不如盧照鄰(盧前),卻對位列王勃之後感到不服。後來“盧前”被引申為自謙之詞,表達對他人才華的敬重與自愧不如之意。

二、人物指代

指近代學者盧前(1905-1951),字冀野,師從吳梅,是著名戲曲研究專家、詩人,曾任南京通志館館長,在詞曲創作與學術研究領域有重要貢獻。


注意:

  1. 現代語境中,“盧前”作為謙詞的用法較為罕見,多用于文學或曆史讨論。
  2. 成語“王後盧前”則完整保留了楊炯的評價,特指文人齊名但排序引發争議的現象。

别人正在浏覽...

闇無天日飽嗅八字眉别懷鼈殼扇不來梅財成猜害常程村老老地下水蹲立發悸沸沸揚揚風珂鳳翼佛天根魁膈肢窩劊伍詭雅異俗孤怯毫末不劄,将尋斧柯鶴班黑潮歡氣畫品誨谟回星叫做罽賓磕膝淚漣漣隆敬路絶人稀醲醖鋪闆峭冷青氈親類親仁善鄰去日苦多屈志人一己百容冶汝海飒爾是非不分石料失張失緻守望相助庶族四教塔吊朓朒廳長嗡鼻問訊響環協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