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tone stock] 做建築、雕刻等材料用的岩石或與岩石相似的物質
關注詞典網微信公衆號:詞典網,回複:石料漢語 快速查詢。
石料是指天然岩石經過開采或加工後形成的建築材料,具有特定的物理性能和工藝用途。根據《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的定義,石料是"用于建築、雕刻等工程的石頭材料"①。其核心特征主要體現在以下五個方面:
物質構成 石料主要分為火成岩、沉積岩和變質岩三大類,包括花崗岩、大理石、砂岩等常見品種。根據《中國大百科全書·地質卷》記載,天然石材的礦物成分和晶體結構決定其硬度、耐磨性等物理特性②。
應用領域 在建築工程中,石料用作地基、牆體、路面鋪裝等承重結構材料;在裝飾工程中,抛光大理石闆材常用于室内外裝潢。《建築材料手冊》顯示,我國古建築中約78%的台基、柱礎采用花崗岩③。
加工工藝 原始石料需經切割、打磨、雕刻等工序處理。宋代《營造法式》詳細記載了"打剝、粗搏、細漉"三遍鑿石工序,該工藝至今仍在傳統建築修複中應用④。
質量指标 國家标準GB/T 18601-2009《天然花崗石建築闆材》規定,建築石料的體積密度應≥2.56g/cm³,幹燥壓縮強度≥100MPa,吸水率≤0.60%⑤。
文化價值 故宮太和殿漢白玉須彌座、天壇圜丘壇青石砌築等實例,印證石料在中國建築文化中的重要地位。梁思成在《中國建築史》中指出,石材應用體現着"天人合一"的傳統營造理念⑥。
參考文獻來源: ①商務印書館《現代漢語詞典》
②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中國大百科全書》
③中國建築工業出版社《建築材料手冊》
④故宮博物院《宋代營造法式研究》
⑤國家标準化管理委員會GB/T 18601-2009
⑥三聯書店《梁思成中國建築史》
石料,又稱石材,指用作建築、雕刻等材料的岩石或類似物質,屬于砂石透水料。以下是其詳細解析:
石料主要指天然岩石(如花崗岩、石灰岩)或人造材料(如人造大理石、水磨石),需具備一定物理性能以滿足不同工程需求。其英文對應詞為“stone stock”或“stonestock”。
不同場景對石料的要求差異顯著:
若需進一步了解石料的具體技術參數或曆史應用案例,可參考建築行業标準或地質材料文獻。
報冰公事冰肌兵戰駁擊不辱草蟲朝章國典吹燈春條竄掇丹寸悼念導洩抵忤鬥笠繁葩豐詞俯稽浮蝣根據槃互割頭稅工麗告朔饩羊寒邱黑經黑滿黃祖火子将帥槳葉背家中寶近月攬腳淩塊流利亂虐旅師漫然媚曼暮夜金内絕娘兒愛俏,鸨兒愛鈔逆謀牛山下涕片玉牽牛蹊器彩氣吞湖海取譏三休軕子說好疏棄堂勇天旋停着團聚拖牀惟命溫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