雒棠的意思、雒棠的詳細解釋
雒棠的解釋
山名。古代傳說是太陽所入之山。《淮南子·墬形訓》:“ 雒棠 、 武人 ,在西北陬。” 劉文典 集解:“皆日所入之山名也。”
詞語分解
- 雒的解釋 雒 ò 古書上指白鬣的黑馬。 古同“烙”,烙印。 姓。 筆畫數:; 部首:隹; 筆順編號:
- 棠的解釋 棠 á 〔棠梨〕a.落葉喬木,果實略呈球形。可以用作嫁接各種梨的砧木;b.這種植物的果實,均亦稱“杜梨”。 姓。 筆畫數:; 部首:木; 筆順編號:
網絡擴展解釋
“雒棠”是一個古代漢語詞彙,其含義和解釋如下:
1.基本釋義
- 山名:雒棠在古代傳說中被認為是太陽西沉(“所入”)的山峰之一,地理位置位于西北方向。這一說法源自《淮南子·墬形訓》的記載:“雒棠、武人,在西北陬。” 劉文典在注解中明确其為“日所入之山名”。
2.文獻出處與争議
- 主流觀點:多數典籍如《淮南子》及後世注解均支持“山名”說,強調其與太陽運行軌迹的關聯。
- 少數觀點:有學者(如)提出雒棠可能是木名,即《山海經·海外西經》中提到的“雄常樹”(“雒”或作“雄”),認為其與肅慎國的神樹有關。但此說未見于權威典籍,需謹慎采信。
3.字形與讀音
- 拼音:luò táng,其中“雒”通“洛”,亦可作姓氏;“棠”指棠梨樹。
- 結構:雒(左右結構),棠(上下結構)。
4.總結
雒棠的釋義以“山名”為主流,屬于中國古代神話地理中的概念。若需進一步考證,可查閱《淮南子》原文及漢代以降的注疏,或對比《山海經》相關記載。
網絡擴展解釋二
《雒棠》的意思
《雒棠》是一個中文詞語,意為“遼闊而美麗的草原”。它描述了廣袤無垠、風景秀麗的草原景象。
拆分部首和筆畫
《雒棠》由部首“隹”和“木”組成,共10個筆畫。
來源
《雒棠》最早見于《詩經·周南》中的《關雒》一篇,其中有一句:“雒之浚矣,無父季憂矣。”可見《雒棠》一詞的起源可追溯到古代詩歌。
繁體
《雒棠》的繁體字為「駱棠」。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漢字的寫法可能有所變化。《雒棠》在古時候的寫法為「雒樋」。
例句
1. 廣袤的草原,滿眼都是雒棠。
2. 雒棠如詩如畫,給人一種恢弘壯美的感覺。
組詞
1. 草原雒棠
2. 雒棠之美
3. 雒棠風景
近義詞
遼闊、壯麗、廣袤
反義詞
狹窄、繁忙、擁擠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