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手闆的意思、手闆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手闆的解釋

(1) [palm] 〈方〉∶手掌

(2) [birch]∶(手闆兒)體罰用的打手心的闆子

(3) 見“手版”

詳細解釋

(1).亦作“ 手版 ”。即笏。古時大臣朝見時,用以指畫或記事的狹長闆子。《晉書·謝安傳》:“既見 溫 , 坦之 流汗沾衣,倒執手闆。”《宋書·禮志五》:“笏者,有事則書之……手闆,則古笏矣。” 唐 韓愈 《盧郎中雲夫寄示送盤谷子詩兩章歌以和之》:“行抽手版付丞相,不待彈劾還耕桑。” 清 吳偉業 《贈家侍禦雪航》詩:“卻拜極言疏,手闆指朝貴。”

(2).亦作“ 手版 ”。手本的别名。 清 恽敬 《與李汀州書》:“八月初一日得手書,擲還手版,命此後并此去之,敬當如命。”《老殘遊記》第十八回:“ 子謹 遞上手版,趕到面前請了個安。”參見“ 手本 ”。

(3).手掌。 周立波 《山鄉巨變》上二四:“他的挑戰引起了一陣陣熱烈的拍手, 盛佳秀 的手闆拍紅了。”

(4).即戒尺。打手心的闆子。舊時塾師體罰學生的工具。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手闆”一詞在不同語境中有多重含義,具體解釋如下:

一、古代器物

  1. 笏(朝闆)
    指古代大臣朝見君主時手持的狹長闆子,用于記事或指畫。材質多為玉、象牙或竹木,是身份象征。例如《晉書》記載謝安“倒執手闆”的典故。

二、方言及傳統工具

  1. 手掌的别稱
    在部分方言中,“手闆”直接指代手掌,如“手闆心”即掌心。
  2. 體罰工具
    舊時私塾中用于懲戒學生的戒尺,俗稱“打手心的闆子”。

三、現代工業術語

  1. 産品樣件/模型
    指産品量産前制作的驗證模型,用于測試外觀或結構合理性。例如汽車模型需具備可活動部件(結構手闆),或僅展示外觀(非結構手闆)。

提示:若需了解具體文獻記載或工業手闆制作流程,可查閱來源網頁獲取完整信息。

網絡擴展解釋二

手闆

手闆是一個漢字詞語,由“手”和“闆”兩個部分組成。

拆分部首和筆畫:

手字的部首是扌,手字的筆畫數是4;

闆字的部首是木,闆字的筆畫數是8。

來源:

手闆一詞可以追溯到古代,最早用來指代一種用木頭、竹子等制作成的工具,用手捧着或者放在地上或桌上,用來切割、制作物品等。後來,手闆的意義擴展到了泛指一切類似的輔助工具。

繁體字:

手闆的繁體字是「手闆」。

古時候漢字寫法:

根據古代的漢字書寫規範,手闆的古代寫法與現代寫法相同,沒有明顯的變化。

例句:

1. 他用手闆制作了一個漂亮的雕刻品。

2. 她用手闆将面團擀平。

組詞:

手繪、手電、手動、手工、木闆、石闆

近義詞:

手把、手掌、手持、手攜

反義詞:

器具、機械、設備、器械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