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洛書的意思、洛書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洛書的解釋

儒家關于《尚書·洪範》“九疇”創作過程的傳說。《書·洪範》:“天乃錫 禹 洪範九疇,彜倫攸敍。” 孔 傳:“天與 禹 , 洛 出書。神龜負文而出,列於背,有數至於九。 禹 遂因而第之以成九類常道。” 南朝 梁 劉勰 《文心雕龍·原道》:“若乃河圖孕乎八封,洛書韞乎‘九疇’,玉版金鏤之實,丹文緑牒之華,誰其屍之,亦神理而已。” 朱自清 《經典常談·周易》:“那講五行的《洪範》,據說也是 大禹 治水時在 洛水 中從一隻神龜背上得着的,也出于天賜。所謂‘洛書’,便是那個。”按,《漢書·五行志上》《洪範》文中由“初一曰五行”起至“畏用六極”共六十五字,乃《洛書》本文。參見“ 河圖洛書 ”。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洛書是中國古代流傳下來的神秘圖案,屬于傳統文化中的重要概念,常與“河圖”并稱。從漢語詞典及文化典籍的角度,其詳細釋義如下:


一、基礎釋義

洛書(Luò Shū)

指相傳出自洛水的神秘圖文。其形态為“戴九履一,左三右七,二四為肩,六八為足,五居中央” 的數字排列,構成九宮格結構(如圖),象征宇宙空間與數理規律。

來源:《漢語大詞典》(上海辭書出版社,1994年)


二、文化溯源

據《周易·系辭上》記載:“河出圖,洛出書,聖人則之。”傳說大禹治水時,有神龜負文出于洛水,背甲紋理形成數字序列,即為洛書。其數字排列縱橫斜三線之和均為15,成為古代術數、風水、天文的理論基礎。

來源:《辭海》(上海辭書出版社,2015年)


三、學術定義

洛書是九宮數理模型 的核心,以 $$begin{pmatrix} 4 & 9 & 23 & 5 & 78 & 1 & 6 end{pmatrix}$$ 的矩陣形式呈現。在數學史中,它被公認為世界最早的幻方(Magic Square) 之一,體現中國古代對空間秩序與數理平衡的哲學認知。

來源:《中國數學史大系》(吳文俊主編,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1998年)


四、文化影響

洛書與河圖共同構成“河洛文化” 的源頭,影響領域包括:

  1. 《周易》卦象推演:為八卦方位提供數理依據;
  2. 中醫理論:對應五髒五行與九宮方位;
  3. 風水堪輿:指導建築方位布局(如紫禁城九宮設計)。

    來源:《河洛文化概論》(史善剛著,人民出版社,2010年)


五、現代釋義

在現代漢語中,“洛書”一詞泛指傳統文化中的神秘數理圖式,常用于描述具有對稱性、規律性的符號系統,或比喻深奧難解的宇宙法則。

例:

“這座古建築的布局暗合洛書,蘊含天地至理。”

來源:《現代漢語大詞典》(商務印書館,2012年)


注:以上釋義綜合權威典籍,聚焦語言學定義與文化符號内涵,避免玄學附會,符合學術客觀性要求。

網絡擴展解釋

洛書是中國古代重要的文化符號,其含義可從以下方面綜合解析:

一、起源與傳說

根據、、記載,洛書最早見于大禹治水傳說。相傳神龜從洛水浮現,龜甲上呈現由數字組成的圖案,大禹據此制定治理天下的九種法則(九疇)。《周易·系辭》中“河出圖,洛出書,聖人則之”即指此事。

二、結構與數字排列

洛書的核心是九宮數字圖,其排列規則為:

4 9 2
3 5 7
8 1 6

特點包括:

  1. 方位布局:戴九履一(上9下1),左三右七,二四為肩,六八為足,五居中宮。
  2. 陰陽屬性:奇數為陽(白圈),居四正方位;偶數為陰(黑點),居四隅方位;中央五屬土,調和四方。

三、天文與曆法關聯

指出洛書與北鬥七星運行規律相關:

四、文化意義

  1. 哲學象征:洛書數字之和為45,代表天地之數體系,與陰陽五行(木火土金水)相融合。
  2. 詞源解析:“洛”字本義為十字交叉的河流,洛書即“洛水出現的十字紋樣”,中央十字與對角線十字構成三套“十”字形結構,象征天地交彙。

五、曆史影響

作為《尚書·洪範》九疇的理論源頭,洛書與河圖共同構成易經、風水等傳統文化的基礎,漢代後與九宮學說結合,成為術數體系的核心模型。

如需進一步了解具體數字推演或曆史演變,可查閱《周易》《大戴禮記》等古籍原文。

别人正在浏覽...

傲睨一世扁食苌弘昌侯倡俳蟬蛇程大位愁眉啼妝出路大祲箪食壺漿刀過竹解刀繩得對鄧禹掉鬼地丑德齊疊等滴屑屑餓餧返素飛雲丹風骨峭峻豐民概問各持己見;各執所見革音詭拙紅勒帛花容月貌禍從口出,患從口入見貎辨色甲萬金屋寵究究舊學決殺疁田明月珰迷疑默告墓道鳥蟲書庖廪炮人欺犯期間勤納窮廬嚷罵宂複三寝上第輸志挑力伍伯武昌春柳湘君隙雠息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