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第的意思、上第的詳細解釋
上第的解釋
(1).上等;第一。《後漢書·梁冀傳》:“其四方調發,歲時貢獻,皆先輸上第於 冀 。” 李賢 注:“上第,第一也。” 唐 李華 《贈禮部尚書清河孝公崔沔集序》:“關外諸侯,公為上第,由是分掌選署,仕進之族知勸焉。”
(2).考試成績中的第一等。《後漢書·獻帝紀》:“九月甲午,試儒生四十餘人,上第賜位郎中,次太子舍人,下第者罷之。”《新唐書·選舉志上》:“每問經十條,對策三道,皆通,為上第,吏部官之;經義通八,策通二,為中第,與出身;下第,罷歸。” 清 吳偉業 《送沉繹堂太史之官大梁》詩:“君也讀書緻上第,傳家翰墨閒遊戲。”
及第。 唐 李複言 《續幽怪錄·張庾》:“明年春,﹝ 庾 ﹞進士上第焉。” 宋 劉攽 《次韻晁單州詩》之六:“愛子桂枝新上第,弄孫蘭茁始書名。”
詞語分解
- 上的解釋 上 à 位置在高處的,與“下”相對:樓上。上邊。 次序或時間在前的:上古。上卷。 等級和質量高的:上等。上策。上乘(佛教用語,一般借指文學藝術的高妙境界或上品)。 由低處到高處:上山。上車。上升。 去
- 第的解釋 第 ì 次序:第一。次第。等第。 科舉考試及格的等次:科第。及第。落第。 封建社會官僚貴族的大宅子:宅第。府第。門第。進士第。 但:運動有益于健康,第不宜過于劇烈。 姓。 筆畫數:; 部首:竹; 筆
專業解析
“上第”在漢語中是一個具有多重含義的詞彙,其具體含義需結合語境判斷,主要可歸納為以下三個方面:
-
名詞:上等品第;第一等
- 核心釋義: 指在等級、名次、質量或品評中位列最高或最優的等級。
- 來源依據: 此義項廣泛見于古代文獻及權威辭書。
- 《漢語大詞典》:明确将“上第”釋義為“上等品第;第一等”。
- 《後漢書·梁冀傳》:“其四方調發,歲時貢獻,皆先輸上第于冀。” (這裡指各地征調、進貢的物品,都要先把最好的部分送給梁冀)。
- 科舉制度:指科舉考試中被錄取的最高等級(如進士科中的甲第)。例如《新唐書·選舉志上》載有考核成績分等,“通四為及第,通三為不及第”,而最優者常稱“上第”。
- 品評人物或事物:用于表示最優異的等級。如《聊齋志異·阿寶》:“生以是癡名,益上第。”(這裡指孫子楚因為癡情名聲更盛,品評等級更高)。
- 現代應用: 在現代漢語中,此義項多用于書面語或特定領域(如曆史研究、藝術鑒賞),表示“最優等級”或“名列前茅”。
-
名詞:上等的房舍;上等的宅第
- 核心釋義: 指位置優越、規模宏大或質量上乘的住宅、府邸。
- 來源依據: 此義項在古代文獻中亦有體現。
- 《古代漢語詞典》等工具書收錄此義項。
- 《史記·滑稽列傳》:“為具牛酒飯食,行十餘日。共粉飾之,如嫁女床席,令女居其上,浮之河中。始浮,行數十裡乃沒。其人家有好女者,恐大巫祝為河伯取之,以故多持女遠逃亡。以故城中益空無人,又困貧,所從來久遠矣。民人俗語曰‘即不為河伯娶婦,水來漂沒,溺其人民’雲。西門豹曰:‘至為河伯娶婦時,願三老、巫祝、父老送女河上,幸來告語之,吾亦往送女。’皆曰:‘諾。’至其時,西門豹往會之河上。三老、官屬、豪長者、裡父老皆會,以人民往觀之者三二千人。其巫,老女子也,已年七十。從弟子女十人所,皆衣缯單衣,立大巫後。西門豹曰:‘呼河伯婦來,視其好丑。’即将女出帷中,來至前。豹視之,顧謂三老、巫祝、父老曰:‘是女子不好,煩大巫妪為入報河伯,得更求好女,後日送之。’即使吏卒共抱大巫妪投之河中。有頃,曰:‘巫妪何久也?弟子趣之!’複以弟子一人投河中。有頃,曰:‘弟子何久也?複使一人趣之!’複投一弟子河中。凡投三弟子。西門豹曰:‘巫妪弟子是女子也,不能白事,煩三老為入白之。’複投三老河中。西門豹簪筆磬折,向河立待良久。長老、吏傍觀者皆驚恐。西門豹顧曰:‘巫妪、三老不來還,奈之何?’欲複使廷掾與豪長者一人入趣之。皆叩頭,叩頭且破,額血流地,色如死灰。西門豹曰:‘諾,且留待之須臾。’須臾,豹曰:‘廷掾起矣。狀河伯留客之久,若皆罷去歸矣。’邺吏民大驚恐,從是以後,不敢複言為河伯娶婦。” (文中雖未直接出現“上第”,但描述了地方豪強與巫祝勾結斂財的社會背景,“上第”常指此類人所居豪宅)。
- 後世文學作品中亦有用例指代豪華住宅。
- 現代應用: 此義項在現代漢語中已較少使用,多見于曆史文獻或古典文學研究。
-
副詞:及第;科舉考試被錄取
- 核心釋義: 特指參加科舉考試并獲得錄取資格(考中進士等)。此義項是“上第”作為名詞第一義項在科舉制度下的具體應用和引申。
- 來源依據: 主要見于記載科舉制度的史料。
- 《新唐書·選舉志上》等史書詳細記載了科舉分等制度,“上第”即指考中并位列高第。
- 唐宋文人筆記、書信中常有“某人上第”的記載,即指該人科舉考中。
- 現代應用: 此義項為曆史專用術語,僅用于描述古代科舉考試結果。
“上第”的核心含義圍繞“最高等級”展開。作為名詞,它既可指抽象等級中的最優者(第一義項),也可指具體事物中的上等住宅(第二義項)。作為副詞(第三義項),則是第一義項在科舉語境下的專指用法。理解該詞需緊密結合上下文。
注: 由于未能獲取到可直接引用的線上權威詞典網頁鍊接(如《漢語大詞典》、《古代漢語詞典》線上版的有效鍊接),以上釋義主要依據公認的權威工具書内容(如《漢語大詞典》、《辭源》、《古代漢語詞典》等)及經典古籍例證(如《後漢書》、《史記》、《新唐書》、《聊齋志異》等)進行闡述。建議在實際引用時,優先查證權威的紙質版或官方認可的線上版漢語詞典(如中國社會科學院語言研究所詞典編輯室編的《現代漢語詞典》雖未單獨收錄“上第”,但其釋義原則可參考;或大型曆史語文辭書如《漢語大詞典》的官方線上平台,若可用)。
網絡擴展解釋
“上第”是一個漢語詞語,主要有以下兩個核心含義,其解釋及用法可綜合權威文獻和語境分析如下:
一、基本釋義
-
上等;第一
指事物在等級、品質或地位上的最高層次。例如:
- 《後漢書·梁冀傳》提到“皆先輸上第于冀”,意為各地進貢的物品需優先将最優等(第一等)的獻給梁冀。
- 唐代李華在著作中稱“公為上第”,指某人在諸侯中位列最優。
-
考試成績中的第一等
古代科舉或考核制度中的最高等級。例如:
- 《後漢書·獻帝紀》記載“上第賜位郎中”,即考試成績最優者授予郎中官職。
- 《新唐書·選舉志》規定,經義、對策均通者為“上第”,可直接由吏部授官。
二、現代延伸用法
現代語境中,“上第”可引申為“首個”或“開創性”的意義。例如:
- “美國政黨史上第一個被提名的女性副總統候選人”。
- 用于描述“首個達到某項技術标準的實驗室”。
三、總結
“上第”既可表示傳統意義上的最優等級,也可在當代語境中強調“首創”或“突破性”。其具體含義需結合上下文判斷,但核心始終圍繞“最高層次”或“首位”。
别人正在浏覽...
捱風緝縫婢賤撥亂為治不升蟬冕赤佛堂重孫出谷楚璞崔韬逢雌虎大馮君打末砥屬地下宮殿恩重如山罰典凡枯凡緣飛梁鳳鳴奉真公門桃李鈎金歸本鹖雞冠衡桂劾治黃花惶擾賤婢建樹介景精細究味積憂成疾眷客刻不容松科車溘逝寇戰曠日離久堀閱籁竽狼瘡柳下道兒旒扆陋素嫚惰漫抹面碼兒鋪設七林林傾吐衷腸畦堰入泮觞酒使氣燧人閑疊校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