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詩魔的意思、詩魔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詩魔的解釋

(1).猶如入魔一般的強烈的詩興。 唐 白居易 《醉吟》之二:“酒狂又引詩魔發,日午悲吟到日西。” 南唐 李中 《贈東林白大師》詩:“ 虎溪 久駐靈縱,禪外詩魔尚濃。卷宿吟銷永日,移牀坐對千峯。”

(2).指酷愛做詩好像着了魔一般的人。 唐 劉禹錫 《春日書懷寄東洛白二十二楊八二庶子》詩:“心知 洛 下閑才子,不作詩魔即酒颠。” 清 趙翼 《上元後三日芷堂過訪草堂次日夢樓亦至皆未有夙約也喜而有作後二首專簡芷堂》詩:“草聖詩魔歷甘苦,書生結習故多憨。”

(3).指詩的怪癖的格調。 宋 嚴羽 《滄浪詩話·詩辯》:“夫學詩者以識為主,入門須正,立志須高;以 漢 、 魏 、 晉 、盛 唐 為師,不作 開元 、 天寶 以下人物。若自退屈,即有下劣詩魔入其肺腑之間。”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詩魔"是漢語中具有雙重文化内涵的詞彙,其核心釋義可分為兩個層面:

一、文學創作狀态 指詩人對詩歌創作的極度癡迷狀态,表現為「心神被詩歌靈感所攝,達到廢寝忘食的創作境界」。《漢語大詞典》将其定義為"猶如入魔一般的強烈的詩興",這種狀态常伴隨着詩人對語言韻律的反複推敲與意象營造的執着追求。唐代詩人王維在《與胡居士皆病寄此詩》中"漸老漸谙閑氣味,終身不拟作詩魔"的描述,印證了這一創作現象在古代文人群體的普遍性。

二、詩人特指稱謂 特指中唐詩人白居易(772-846)的别號。據《中國文學大辭典》記載,白居易在《醉吟二首》中自述「酒狂又引詩魔發,日午悲吟到日西」,後世遂以「詩魔」作為其文學地位的象征符號。該别號既體現其「詩歌産量豐碩」的創作特征(現存詩作2870首),也暗含「以詩歌諷喻社會」的現實主義精神,這一特質在《新樂府》《秦中吟》等代表作中得到充分展現。

網絡擴展解釋

“詩魔”一詞在漢語中有多重含義,需結合具體語境理解:

  1. 強烈的詩興
    指創作詩歌時如癡如狂的靈感狀态。例如唐代白居易在《醉吟》中自述“酒狂又引詩魔發,日午悲吟到日西”,形容自己因詩興勃發而忘我創作。

  2. 酷愛作詩之人
    代指對詩歌創作極度癡迷的詩人。唐代劉禹錫曾用“不作詩魔即酒颠”形容這類人,清代趙翼也以“詩魔”比喻沉迷詩歌的文人。

  3. 詩歌的怪癖格調
    宋代嚴羽在《滄浪詩話》中提到“下劣詩魔入其肺腑”,批評某些詩歌風格過于奇崛或偏離正統。

  4. 特指詩人白居易
    白居易因創作刻苦,自稱“詩魔”。他在《與元九書》中寫道“知我者以為詩仙,不知我者以為詩魔”,後人據此稱其為“詩魔”。其代表作《長恨歌》《琵琶行》等以平易語言和深刻現實性著稱,進一步鞏固了這一稱號。

  5. 文化影響
    白居易的“詩魔”形象反映了唐代文人對詩歌的極緻追求,其現實主義風格對後世文學影響深遠,與李白、杜甫并稱唐代三大詩人。

如需進一步了解白居易的創作背景或詩歌理論,可參考、5、8等來源。

别人正在浏覽...

阿阇黎阿谀順旨百尺杵班管倍欲常才長悌乘勝齒齒赤尉垂目次比錯亂大醇小疵帶路人答剌不花丹禁達善大音頓擾遁神掇賺訛佚梵亞林官監杭州含眸環回溷軒交承介使精耕細作淨口九弄姬媵沮漆空谷魁累另日鄰姻滿師梅伯木人南匈奴懦恧龐駁挈龜神渥手管數來寶貼面磚體式筒子斤鬥橐臯烏文蕭何蝦助鞋帶信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