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養有鸬鹚的漁船。 周立波 《山鄉巨變》上一:“鸬鹚船在水上不停地劃動,漁人用篙子把鸬鹚趕到水裡去,停了一會,又敲着船舷,叫它們上來,繳納嘴殼銜的俘獲物:小魚和大魚。”
“鸬鷀船”是一個漢語詞彙,具有字面和比喻兩層含義,具體解釋如下:
基本定義
指養有鸬鹚(一種擅長捕魚的水鳥)的漁船。漁民利用鸬鹚捕魚時,會将其驅趕入水中,待其銜魚後敲擊船舷示意鸬鹚返回并交出獵物。這種捕魚方式需要漁人與鸬鹚的密切配合。
文學例證
作家周立波在《山鄉巨變》中描述:“鸬鷀船在水上不停地劃動,漁人用篙子把鸬鹚趕到水裡去……繳納嘴殼銜的俘獲物”,生動展現了其實際使用場景。
象征意義
部分詞典(如查字典)将其引申為兩種精神象征:
使用場景
可用于贊揚工作勤勉的人,或激勵他人面對困難時保持堅韌。
該詞既有具象的漁業工具含義,又衍生出積極的精神寓意。實際應用中需結合語境判斷其指向,文學作品中多指實際漁船,而勵志場景中則傾向比喻義。
《鸬鷀船》是一個漢字詞語,意思是一種古代的小型船隻。鸬鷀船屬于水上交通工具的一種,通常被用于河流、湖泊等較小水域的航行。
《鸬鷀船》這個詞可以從字形上拆分為:“鳥”、“鳥”、“船”這三個部分的組合。其中,“鳥”是鳥類的意思,表示船隻的形狀與鳥類有點相似,因此使用了“鳥”這個部首;“船”則是表示水上交通工具的意思。
從筆畫上看,整個詞語共有19畫。其中,“鳥”和“鳥”部分各有4畫,加上“船”部分的11畫,總共為19畫。
《鸬鷀船》一詞來源于《寅海詞話》這本書,該書是中國明代文學家楊維桢所著的一個文學理論著作。書中的鸬鷀船被描述為一種小型船隻,用于旅遊、娛樂等活動。
在繁體字中,“鸬”和“鷀”部分分别為「鸬」和「鷀」,整個詞語的寫法為「鸬鷀船」。
在古時候,漢字的寫法可能與現代有所不同。根據古代字典《康熙字典》的記載,鸬鷀船的古代漢字寫作「鸬鵜船」。
1. 江邊停靠着一艘鸬鷀船,上面載滿了遊客。
2. 我在湖上乘坐鸬鷀船欣賞了美麗的風景。
- 鸬鷀 (lú cí): 指鳥類中的鹭鳥。
- 船隻 (chuán zhī): 指各種水上交通工具。
鹭鳥船、小型船隻
大型船隻、輪船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