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孟轲 與 孔丘 的并稱。 宋 歐陽修 《懷嵩樓晚飲示徐無黨無逸》詩:“引伸無窮極,卒斂以 軻 丘 。” 宋 蘇轼 《送晁美叔發運右司年兄赴阙》詩:“ 醉翁 遣我與子遊,翁如 退之 蹈 軻 丘 。” 宋 陸遊 《老學庵自規》詩:“始乎為善士,終可蹈 軻 丘 。”
“轲丘”是一個漢語合成詞,由“轲”和“丘”組成,具體解釋如下:
基本含義
“轲丘”是孟轲(孟子)與孔丘(孔子)的并稱,指儒家學派兩位代表人物。其中:
曆史背景
兩人并稱體現了儒家思想的傳承關系。孟子作為孔子學說的繼承者,其思想被收錄于《孟子》,與《論語》同為儒家經典。
該詞多見于宋代文人的詩作中,例如:
“轲丘”是儒家文化中的專有并稱,用于強調孔孟思想的關聯性,常見于古典文獻和詩詞,現代使用頻率較低。若需進一步了解,可參考《孟子》《論語》或宋代詩文注解。
《轲丘》是一個由兩個漢字組成的詞語,由“轲”和“丘”兩個字組成。
“轲”字的拆分部首是“車”,總共有七畫;“丘”字的拆分部首是“一”,總共有五畫。
《轲丘》是出自《史記·孟子荀卿列傳》:“孟子向轲丘,至于秃之門,見門亂取颡,不食三日。”這裡的“轲丘”指的是一個地名,約在今天的山西省五台山一帶。
《轲丘》在繁體字中的寫法為「軻丘」。
在古代漢字中,有時會使用特定的字形和字體來書寫一些字。在古時候的漢字寫法中,「轲丘」有時可以寫成「軻丘」或「軻邱」等。
1. 據說《轲丘之辱》是一則出自古代的傳奇故事。
2. 他刻苦努力,最終成功登上了轲丘之巅。
1. 轲丘之辱
2. 登轲丘
3. 車轲
轲丘的近義詞有:軻邱、五台山
轲丘沒有明确的反義詞。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