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魯塞爾的意思、布魯塞爾的詳細解釋
布魯塞爾的解釋
[Brussels] 比利時王國首都。人口133萬(1990)
詞語分解
- 布的解釋 布 ù 棉、麻及棉型化學短纖維經紡紗後的織成物:布匹。布帛。布衣。 古代的一種錢币。 宣告,對衆陳述:宣布。發布。布告。開誠布公(推誠相見,坦白無私)。 分散到各處:散布。遍布。星羅棋布。 流傳,散播
- 爾的解釋 爾 (爾) ě 你,你的:爾父。爾輩。爾汝(你我相稱,關系密切)。爾曹(你們這些人)。爾虞我詐。 如此:偶爾。不過爾爾。 那,其(指時間):爾時。爾後。 而已,罷了(亦作“耳”):“布衣之怒,亦免冠徒
網絡擴展解釋
布魯塞爾(Brussels)是比利時王國的首都及最大城市,也是歐洲重要的政治、經濟和文化中心。以下從多個維度詳細解釋該詞的含義:
一、地理與曆史
-
地理位置
布魯塞爾位于比利時中部,地處斯海爾德河支流桑納河畔,平均海拔58米,北部為弗蘭德平原,南部為布拉邦特台地。其名稱源自荷蘭語“Bruocsella”,意為“沼澤之鄉”,因早期為沼澤地而得名。
-
曆史沿革
- 公元979年,下洛塔林吉亞公爵查理在此修建要塞,成為城市雛形。
- 16世紀起先後被西班牙、奧地利、法國、荷蘭統治,1830年比利時獨立後定為首都。
二、政治與經濟地位
-
“歐洲首都”之稱
布魯塞爾是歐盟委員會、歐盟理事會及北約總部所在地,另有超過1000個國際組織在此設立機構,被稱為“歐洲首都”。
-
經濟與交通
- 全國最大工業中心,以機械制造、汽車、化工等産業為主。
- 歐洲重要交通樞紐,擁有密集的鐵路、高速公路及國際航空線路。
三、文化與城市特色
-
文化中心
布魯塞爾擁有科學院、自由大學等機構,馬克思、雨果等名人曾在此居住,保留大量中世紀建築與藝術遺産。
-
城市結構
分為上城(行政區)和下城(商業區),著名地标包括大廣場、原子塔及小于連雕像(“尿童”)。
四、人口與數據
- 人口約133萬(1990年數據),近年因國際機構聚集,實際居住人口可能更高。
- 屬溫帶海洋性氣候,年均氣溫9.1℃,年降水量約816毫米。
總結來看,布魯塞爾不僅是比利時的心髒,更是歐洲一體化進程的核心象征,兼具曆史厚重感與現代國際化特征。
網絡擴展解釋二
《布魯塞爾》這個詞是指比利時的首都。它的拆分部首是布、魯、塞,總共有15個筆畫。這個詞來源于法語,繁體字則是「布魯塞爾」。古時候的漢字寫法可能有所不同,但沒有具體記錄。以下是一個例句:我計劃明年去布魯塞爾旅行。組詞方面,可以有布魯塞爾市、布魯塞爾大學等。與布魯塞爾相關的近義詞可能包括比利時首都、歐洲之心等,但沒有具體的反義詞。希望這些回答對你有所幫助!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