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三頌的意思、三頌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三頌的解釋

《詩經》中的《魯頌》、《周頌》、《商頌》,合稱三頌。其中多為貴族祭祀、祈福之樂章。 明 謝肇淛 《五雜俎·物部四》:“但不知 孔子 之所讚歎忘肉, 季劄 之所謂如天之無不覆,如地之無不載者,将謂其聲音耶?抑因聲而想其政治耶?抑聲中之詞義深美,如所謂《三頌》者耶?” 清 李慈銘 《越缦堂讀書記·頤志齋叢書》:“譜其所闕《三頌》之譜,而未别為總譜。”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三頌”是《詩經》的重要組成部分,具體指《周頌》《魯頌》《商頌》三部分。以下是詳細解釋:

  1. 組成與内容

    • 《周頌》31篇,是西周初期的宗廟祭祀樂歌,内容多歌頌周王室功德,如《清廟》描述祭祀文王的場景。
    • 《魯頌》4篇,為春秋時期魯國貴族創作的頌詩,以贊美魯僖公為主,如《駉》描繪馬匹繁盛象征國力。
    • 《商頌》5篇,現存為春秋宋國祭祀商朝祖先的詩,如《玄鳥》追溯商族起源,兼具史詩性質。
  2. 功能與主題
    三頌主要用于宗廟祭祀、祈福等隆重場合,内容以歌頌祖先功德、祈求福佑為主,語言莊重典雅,體現了早期禮樂文化的核心。

  3. 曆史背景差異

    • 《周頌》年代最早(西周),音樂形式簡單;《魯頌》《商頌》較晚(春秋),句式更複雜,文學性增強。
    • 《商頌》實際為宋國作品,因宋是商朝後裔而保留“商”名,反映了周代對前代文化的包容。
  4. 文學價值
    三頌雖以祭祀為核心,但部分篇章如《載芟》《良耜》生動描繪農事場景,為研究古代農業和社會提供了珍貴史料。

三頌作為《詩經》的“頌”體,兼具禮儀功能與曆史文獻價值,其内容差異反映了周代不同諸侯國的文化傳承和政治需求。

網絡擴展解釋二

《三頌》的意思

《三頌》是一個漢字詞語,表示對某人或某事物的贊美、稱頌之意。

拆分部首和筆畫

《三頌》的部首是“言”字旁,筆畫數為12畫。

來源和繁體

《三頌》是由“三”和“頌”兩個漢字組成,其中“三”表示數量,意味着贊美的程度高,“頌”是贊美、贊頌的意思。這個詞語的繁體字為“三頌”。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時候,漢字的寫法與現代有所差異。《三頌》的古字寫法可能會采用更複雜的字形,但基本上仍然由“三”和“頌”兩個部分構成。

例句

1. 他發表了一篇《三頌》,贊美了那位偉大的科學家。

2. 這首詩是他對母親的《三頌》,表達了他對母愛的贊美之情。

組詞

1. 頌詞:表示贊美和贊頌的詞語。

2. 贊頌:表示稱贊贊美的動作或言辭。

3. 頌揚:表示贊美贊頌,宣揚贊揚。

近義詞

1. 贊美:表示對人或事物的優點、價值進行稱贊。

2. 贊揚:表示對人的行為、品德等方面的稱贊和崇敬。

反義詞

1. 貶損:表示對人或事物的評價不好,降低其地位或價值。

2. 貶低:表示對人或他人的言行降低其地位或價值。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