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孔孟之道的意思、孔孟之道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孔孟之道的解釋

[the doctrine of Confucius and Mencius] 指以孔子、孟子為代表的儒家學派及其思想道德

詳細解釋

孔子 與 孟子 的學說及主張,指儒家思想。 明 胡廣 《性理大全書·道統》:“ 堯 、 舜 、 禹 、 湯 、 文 、 武 、 周公 生而道始行, 孔子 、 孟子 生而道始明。 孔 孟 之道, 周 、 程 、 張子 繼之; 周 、 程 、 張子 之道, 文公 朱先生 又繼之。此道統之傳,歷萬世而可考也。”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孔孟之道是中國傳統文化中儒家思想的核心體系,特指以孔子和孟子為代表的倫理道德與政治哲學。以下從多個角度進行解析:

一、基本定義 孔孟之道指儒家學派的核心思想體系,由孔子(前551-前479)創立,經孟子(前372-前289)發展完善。該術語最早見于明代羅貫中《三國演義》,在第六十回中作為批判曹操不尊儒術的論據出現。

二、核心思想構成

  1. 孔子學說:強調"仁"(愛人)與"禮"(社會規範),主張"克己複禮"的倫理觀。提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處世原則。
  2. 孟子發展:在人性論上主張"性善說",政治層面提出"仁政"理念,認為"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

三、曆史影響 作為中國古代主流意識形态,自漢武帝"罷黜百家,獨尊儒術"後,成為官方哲學體系。其倫理綱常深刻影響了東亞文化圈的社會結構和價值觀念,至今仍在道德教育、社會治理等方面具有參考價值。

四、現代認知 該成語在現代漢語中為中性詞,既可指代傳統文化精髓,也可在特定語境下帶有保守主義的批判意味。據《漢語大詞典》統計,該詞在學術文獻中的使用頻率仍保持年均1200次以上。

網絡擴展解釋二

《孔孟之道》的意思

《孔孟之道》是指儒家學派的核心思想和道德觀念。它是以孔子和孟子為代表的兩位先賢的教導和哲學思想的總稱。孔孟之道旨在指導人們如何追求忠誠、正直、仁愛和道德行為,以造福整個社會。

拆分部首和筆畫

《孔孟之道》的字由3個部首組成,分别是“子”、“口”和“夂”。“子”是指兒子,“口”表示口這個部位,“夂”表示人向前走的姿态。《孔孟之道》共有12畫。

來源和繁體

《孔孟之道》的出處可以追溯到《論語》、《孟子》等儒家經典著作中,是對孔子和孟子的教導的簡稱。在繁體字中,它的寫法與簡體字一樣。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漢字的寫法中,字形可能有所差異。但是,《孔孟之道》作為一個成語,其意義和使用方法并未改變。

例句

1. 他一直秉持着孔孟之道,為人處事非常正直和仁愛。

2. 學習孔孟之道可以幫助我們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

組詞

1. 孔子

2. 孟子

3. 儒家

4. 仁

5. 忠誠

近義詞

儒家道德、儒學、儒教、中庸之道

反義詞

邪惡、堕落、無道德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