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土音的意思、土音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土音的解釋

[local accent] 地方口音

五方土音。——清· 黃宗羲《柳敬亭傳》

詳細解釋

(1).金、木、水、火、土五音之一。《晉書·律曆志上》:“五音十二律:土音宮,數八十一,為聲之始。屬土者,以其最濁,君之象也。” 明 陶宗儀 《辍耕錄·納音》:“然五行之中,惟金木有自然之音,水、火、土必相假而後成音……故金音四九,木音三八,水音五十,火音一六,土音二七。”

(2).地方口音,方音。 唐 蕭穎士 《舟中遇陸棣兄》詩:“但見土音異,始知程路長。”《二刻拍案驚奇》卷二四:“ 自實 急了,走上前去,説了 山東 土音,把自己姓名,大聲叫喊。” 清 和邦額 《夜譚隨錄·邱生》:“今與娘子應答,又甚清楚,想前操土音,今説官話也。” 王西彥 《人的世界·第五家鄰居》:“那對從鄉下來的母子,滿口土音,完全無法聽懂。”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土音”一詞在不同語境中有以下兩種主要含義:

一、地方口音(核心含義)

指因地域或文化差異形成的方言發音特色,與标準普通話存在音調、音位等差異。例如:

二、古代音樂理論中的五音之一

在傳統五行學說中,“土音”對應五音(宮、商、角、徵、羽)中的“宮”音,具有渾厚低沉的特點:


補充說明

  1. 現代應用:當代語境下,“土音”多指方言口音,如山東土音、鄉土音樂中的地域特色。
  2. 文化意義:方言保護與戲曲規範化之間的張力,體現了語言文化的多樣性。

如需更詳細的文獻例證或曆史演變,(昆曲研究)及(音律理論)。

網絡擴展解釋二

土音的意思

《土音》是一個漢字詞語,它的意思是指某個事物聽起來極為土氣或土俗。

拆分部首和筆畫

《土音》這個詞可以拆分成兩個部分:土和音。

土的部首是土字旁,它有3畫。

音的部首是立字旁,它有8畫。

來源

《土音》一詞,最早出現在民間俚語中,用來形容某個事物的聲音給人一種俗氣、鄉土味的感覺。

隨着時間推移,這個詞逐漸進入了現代漢語的詞彙中,用來形容各種土氣的聲音。

繁體

《土音》的繁體形式是《土音》。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漢字《土音》的寫法沒有任何差異,仍然是現代漢字寫法的形式。

例句

1. 他那種嗓音真是土音十足,根本不能與人交流。

2. 這個節目的主持人有着一副極為土音的發音,聽起來讓人有點受不了。

組詞

土裡土氣、土掉渣、土鼈、土得掉渣、土包子。

近義詞

俗氣、庸俗、通俗、鄉土。

反義詞

高雅、時髦、大氣、文雅。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