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walk like a dragon and pace like a tiger;martial gait] 指昂首闊步,氣概威武
将如毛公蔺生之龍骧虎步,慕為壯士乎?—— 三國魏· 稽康《蔔疑》
昂首闊步、威武雄壯貌。《三國志·魏志·陳琳傳》:“今将軍總皇威,握兵要,龍驤虎步,高下在心。” 三國 魏 嵇康 《蔔疑集》:“将如 毛公 藺生 之龍驤虎步,慕為壯士乎?”
“龍骧虎步”是一個漢語成語,讀音為lóng xiāng hǔ bù,通常用于形容人氣勢威武、行動果斷的姿态。以下是詳細解釋:
字面含義:
“骧”指馬昂首,“龍骧”即高大的龍馬昂首闊步;“虎步”形容老虎行走時的穩健威猛。兩者結合,比喻人昂首挺胸、步伐雄健,展現威嚴與力量。
引申義:
多用于描述領袖、将領或傑出人物的非凡氣概,強調其内在的果敢與外在的威嚴。
如需更完整的曆史用例或延伸解讀,可參考《三國志》《嵇康文集》等文獻,或通過權威詞典(如漢典、滬江詞典)查閱。
《龍骧虎步》是一個常用的成語,用來形容人或事物的氣勢強大,威武雄壯。這個詞通常用來表示英勇豪傑的英姿飒爽,也可以用來形容寫給或筆者的風格奇特而富有力量感。
拆分部首和筆畫:
《龍骧虎步》的拆分部首是龍(⺣)和步(止),它們分别在左邊和右邊。其中,龍的筆畫數為五畫,步的筆畫數為七畫。
來源:
《龍骧虎步》來自于中國古代的文學作品。最早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史記·項羽本紀》中。在這個故事中,描述了項羽在與劉邦争霸天下的時候,所展現的英武風範和雄壯氣勢。
繁體:
《龍骧虎步》的繁體字為「龍躍虎步」。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時候的漢字寫法中,「龍骧虎步」的書寫方式與現代漢字寫法有所差異。例如,龍的古字形為「郎」,骧的古字形為「香」,虎的古字形為「虍」,步的古字形為「止」。
例句:
他展現出了龍骧虎步的氣勢,讓人不由得佩服。
組詞:
與《龍骧虎步》相關的組詞有:龍吟虎嘯、龍騰虎躍、豪氣幹雲。
近義詞:
與《龍骧虎步》意思相近的詞語有:氣勢磅礴、威風凜凜、雄風萬丈。
反義詞:
與《龍骧虎步》意思相反的詞語有:膽小如鼠、畏首畏尾、無精打采。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