貸命的意思、貸命的詳細解釋
貸命的解釋
謂免于死罪。 宋 蘇轼 《上呂相公書》:“已得旨貸命,而門下别取旨斷死。” 明 沉德符 《野獲編·兵部·奇兵不可再》:“ 顧沖菴 養謙 撫 遼左 ,俘得海上零 倭 數十,皆貸命以實行伍。”
詞語分解
- 貸的解釋 貸 (貸) à 借入或借出:貸款。借貸。信貸。 推卸給旁人:責無旁貸。 寬恕,饒恕:嚴懲不貸。 筆畫數:; 部首:貝; 筆順編號:
- 命的解釋 命 ì 動植物的生活能力:生命。救命。逃命。拼命。命脈。性命。相依為命。 迷信認為生來就注定的貧富、壽數等:天命。命相(刵 )。命運(.迷信指生死、貧富和一切遭遇;.喻發展變化的趨向,如“人民一定能掌
網絡擴展解釋
“貸命”是一個漢語詞彙,其核心含義為“免于死罪”,主要用于古代文獻或特定語境中。以下是詳細解釋:
一、基本釋義
- 拼音:dài mìng()
- 釋義:指原本應判處死刑的罪犯,通過特定程式(如赦免、減刑等)獲得生命寬恕。例如,宋代司法中若皇帝下旨“貸命”,則犯人可免除死刑。
二、詞源與用法
- 詞性:動詞性短語,多用于司法或曆史文獻。
- 構成:“貸”有“寬恕、豁免”之意,“命”指生命,組合後強調對死刑的赦免。
三、文獻例證
- 宋代司法:蘇轼在《上呂相公書》中記載:“已得旨貸命,而門下别取旨斷死。”說明需經多重程式核準死刑豁免。
- 明代軍事:沈德符《野獲編》提到,顧養謙在遼左俘虜倭寇後,“皆貸命以實行伍”,即赦免其死罪并編入軍隊。
四、現代使用
- 使用頻率:現代漢語中極少使用,多出現在曆史研究或古籍解讀中。
- 近義詞:赦免、減死(古代用法)。
五、擴展說明
- 文化背景:古代“貸命”反映司法制度中“慎刑”思想,如宋代死刑需經“複奏”程式,确保判決審慎。
“貸命”是特定曆史語境下的司法術語,需結合文獻案例理解其具體應用場景。如需進一步探究,可查閱《宋史·刑法志》或《明實錄》等原始資料。
網絡擴展解釋二
《貸命》:詞義、部首和筆畫
《貸命》,拼音:dài mìng,意為借貸生命。
《貸命》的部首是貝(貝字旁),總筆畫數為15畫。
《貸命》的來源、繁體和古時候漢字寫法
《貸命》的來源主要是指為了某種利益或目的而冒險或犧牲自己的生命,表示将自己的生命作為抵押或借貸的行為。
在繁體中,貸命的寫法為「貸命」。
在古時候的漢字寫法中,貸命的寫法為「貸命」。
《貸命》的例句
1. 為了救落水的孩子,他不顧自己的安全,貸命于江。(意思:冒着生命危險借貸生命)
2. 他為了追求權力和財富,不惜貸命做出各種危險的手段。(意思:冒着生命危險去獲取盈利)
《貸命》的組詞
1. 貸款:借貸的款項或資金。
2. 信貸:貸款和借貸業務。
3. 義貸:無利息或低利率借貸的行為。
《貸命》的近義詞
1. 借命:指為了某種目的而冒險或犧牲自己的生命。
2. 任命:指被指定或委任擔任某種職務或崗位。
《貸命》的反義詞
1. 護命:指保護自己或他人生命的行為。
2. 規避:指避免或回避某種危險或不利的情況。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