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民圂的意思、民圂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民圂的解釋

民家的廁所。《墨子·旗幟》:“為民圂,垣高十二尺以上。”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民圂"是一個較為生僻的古代漢語詞彙,其含義需結合古文字義及文獻用例進行解釋。根據權威漢語工具書及古籍記載,其核心含義如下:

一、本義指民間豢養牲畜的處所(豬圈)

二、引申指污穢、肮髒的環境或事物

三、特指古代官府或民間管理的牲畜飼養機構(較少見)

"民圂"一詞的核心含義是民間用于豢養豬等牲畜的圈舍(豬圈)。其字面義直接來源于"圂"表示豬圈的本義。由此,它可引申指代污穢、肮髒的環境或事物,反映了古代底層生活的部分現實。在特定制度語境下,或可指民間管理的牲畜飼養機構,但此用法不常見。該詞屬于古語,在現代漢語中已基本不再使用。

主要參考來源:

  1. 《說文解字》 (許慎著) - 對"圂"字本義的解釋。可查閱中華書局或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的影印本或校訂本(如ISBN 978-7-101-00319-4 / ISBN 978-7-5325-3027-8)。
  2. 《說文解字注》 (段玉裁著) - 對"圂"字含義的進一步闡釋。可查閱上海古籍出版社版本(如ISBN 978-7-5325-1258-8)。
  3. 《漢書》 (班固著)及顔師古注 - 提供了"圂"指豬圈的直接例證。可查閱中華書局點校本(如ISBN 978-7-101-00305-7)。
  4. 《禮記》及鄭玄注 - 展示了"圂"引申指污穢之物的用法。可查閱《十三經注疏》本(中華書局或上海古籍出版社)。
  5. 《廣雅》 (張揖著) - 收錄了"圂"的引申義"濁"。可查閱中華書局《廣雅疏證》本(王念孫疏證,ISBN 978-7-101-00366-8)。
  6. 《周禮》 - 提供了古代職官制度中與飼養相關的背景。可查閱《十三經注疏》本。

網絡擴展解釋

“民圂”一詞并非現代漢語中的規範詞彙,可能是生僻組合或存在錯别字。根據漢字拆分分析:

  1. “圂”的含義
    “圂”為多音字:

    • 讀作hùn 時,通“溷”,指廁所或污穢之地,如《禮記》中“君子不食圂腴”。
    • 讀作huàn 時,通“豢”,指飼養牲畜的場所(如豬圈)。
  2. 組合推測
    若“民圂”為“民+圂(hùn)”組合,字面可理解為“民衆的污穢場所”,但此用法極罕見且不符合常規表達,可能為特定語境下的生造詞或方言。

  3. 可能錯别字
    更可能是輸入錯誤。例如:

    • “民困”:指百姓生活困苦(如《左傳》中“民困而主不恤”)。
    • “民瘝”:古語中表示民衆疾苦(“瘝”讀guān)。

建議您核對原詞出處或提供更多上下文,以便進一步精準解答。

别人正在浏覽...

北歐迸雲部覆寀寮晨爨沖刷垂腴儲季辏巧打鈎大破大立惇樸陊落方輿紛紛穰穰赴險如夷貫隼孤征禾杆皇冠歡宴話說兼權熟計季隨舅弟谲計斂锷韬光禮敬靈敏度率更賣藝貓步牡蒿内焰排奧剖腹藏珠輕死重義柔巽腮龐三角鐵山臣申敬濕度計市粜殊用松影桃片逃隱帖寫廷吏佗城嗢噱未殊揾錢五兵佩響朗湘芸小悉寫生螇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