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赍書的意思、赍書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赍書的解釋

亦作“賷書”。送信。《石點頭·玉箫女再世玉環緣》:“差人賷書到鎮府時,已是黃昏,轅門封閉。”《續資治通鑒·宋高宗建炎四年》:“先是 劉豫 在 東平 ,遣 立 故人 葛進 等賫書誘 立 。”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赍書”是一個漢語詞彙,讀音為jī shū,其核心含義為攜帶或傳遞書信。以下是詳細解釋:

  1. 字詞結構

    • “赍”原指攜帶、持有,如《說文解字》中釋為“持遺也”,即帶着某物給予他人。
    • “書”指書信、文書,古代多指竹簡或帛書形式的信件。
  2. 綜合釋義
    該詞強調通過專人遞送信件的動作,常見于古代文獻中。例如《石點頭》中提到“差人赍書到鎮府”,即指派人送信至官府;《續資治通鑒》中“赍書誘立”則描述攜帶書信進行勸誘的行為。

  3. 其他說明

    • 異體寫法為“賷書”,但現代已統一為“赍書”。
    • 屬于較為書面化的古漢語詞彙,現代口語中較少使用。

由于搜索結果來源的權威性較低,建議進一步查閱《漢語大詞典》等工具書以獲取更精準的釋義。

網絡擴展解釋二

赍書的意思

赍書是一個動詞詞組,表示将文字或書籍交給他人,傳遞信息或知識的行為。

拆分部首和筆畫

赍書共由兩個部首組成,左邊部首是貝字旁,右邊部首是言字旁。它的總筆畫數為11。

來源

赍書源于古代的交通工具車輿,車輿中的輿即指書籍,而赍意為攜帶或傳遞。因此,赍書的意思逐漸演變為攜帶或傳遞書籍。

繁體

《赍書》在繁體中的寫法為「贄書」。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時候漢字寫法中,「赍書」的字形稍有不同。它的上部為貝字旁,下部為言字旁,旁邊是一個犬字旁,最後是一橫。整個字形十分古雅。

例句

1. 他赍書給我,告訴我這個消息。
2. 漢子将重要的書籍赍往他鄉,傳播文化。
3. 請你幫忙赍這本書給張先生。

組詞

赍書:将書籍傳遞給他人。
赍信:将信件送達給他人。
赍教:傳授知識給他人。

近義詞

傳書、送書、寄書。

反義詞

收書、藏書、寫書。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