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古代婦女畫眉式樣之一。 宋 葉廷珪 《海錄碎事·人事》:“一畫連心細長,謂連頭眉,又曰仙娥妝。”
連頭眉(lián tóu méi)是漢語中一個描述特殊眉形的詞彙,其核心含義指兩邊的眉毛在鼻梁上方相連,形成一道連續的眉線,即俗稱的“一字眉”或“連心眉”。以下從詞義、文化背景及文獻依據角度詳細解析:
基本定義
指左右眉毛生長至眉心處相連,中間無斷隙的眉形。古代文獻中亦稱“連頭眉”為“連眉”“交眉”,強調眉毛在印堂處相接的生理特征。
構詞溯源
該詞屬偏正結構,以“連頭”修飾“眉”,直觀描述眉部形态特征。
相術中的解讀
傳統相學認為連頭眉與性格、命運相關。如《神相全編》提及:“眉交連頭,兄弟情疏”,暗示此類眉形可能象征人際關系中的疏離傾向。
文學與妝容中的呈現
《漢語大詞典》(第二版)
收錄“連頭眉”詞條,釋義為:“兩眉相連。舊時多認為是不吉之相。”(上海辭書出版社,ISBN 978-7-5326-3200-0)
《中國古代服飾研究》(沈從文著)
分析唐代女性眉式時指出:“連頭眉屬‘十眉圖’之一,中晚唐尤為盛行。”(商務印書館,2011年版)
《敦煌石窟藝術研究》
通過壁畫圖像證實連頭眉在唐代貴族女性中的流行,屬“時世妝”的典型特征(文物出版社,2007年)。
現代漢語中,“連頭眉”一詞主要用于描述先天眉形特征,或複古妝容的刻意模仿。醫學領域則稱其為“Synophrys”(連眉症),屬毛發分布異常現象,多與遺傳相關(《中華皮膚科雜志》2020年刊)。
“連頭眉”是一個具有多重含義的詞語,具體解釋需結合語境:
根據《漢語大詞典》及宋代文獻記載,連頭眉是古代女性的一種畫眉方式,其特點是眉毛細長且連接眉心,又稱“仙娥妝”。這種妝容在宋代葉廷珪的《海錄碎事·人事》中有明确描述:“一畫連心細長,謂連頭眉,又曰仙娥妝。”
部分資料(如)提到“連頭眉”作為成語,形容眉毛相連,比喻關系親密、感情深厚。但此說法未見于權威古籍或主流詞典,可能為現代引申或誤傳,需結合具體語境判斷。
建議在學術或嚴謹場景下優先采用第一種解釋,并參考《漢語大詞典》等工具書。
悲絲唱名纏弦承諾熾烈辍閡初元代議制東道之誼兜風對外貿易區泛系負河黻藻甘貧樂道桧檝果介過局漶化減衰旌顯就就棘鍼科口頰鯪鯉裡學麻餈忙忙疊疊免強蹑毬辟戾平府騎馳綦溪利跂權力熱屍柔性肉眼愚眉三隧删定郎賒購神桃詩賦釋家石炭蹜蹜堂客譚藝體裁通洞頽氓歪詩望漢月五更雞獻詞小百貨噏動屑骨席豐履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