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機繩的意思、機繩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機繩的解釋

機軸繩墨。比喻機要重任。 南朝 梁 江淹 《為蕭骠騎讓太尉增封第二表》:“身薄施厚,感厲愈深。遂負機繩之託,猥集衡梁之任。” 胡之骥 注:“言機軸繩墨之託也。”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機繩”是一個具有特定技術含義的古漢語詞彙,主要出現在描述傳統紡織機械的語境中。其核心含義和權威解釋如下:

一、本義與結構 “機繩”指古代織布機(尤其是提花機等複雜織機)上用于牽引綜片、控制經紗升降的關鍵繩索。它屬于織機“提綜裝置”的核心部件,通過繩子的牽引帶動綜框上下運動,從而形成梭口(開口),供緯紗穿過。這一結構是手工織造中實現複雜花紋的基礎(參考《漢語大詞典》 “機具部件”釋義)。

二、功能與機制 在傳統織造中,“機繩”通常與“蹑”(腳踏闆)相連。織工踩踏不同的蹑,通過杠杆或滑輪機構牽動機繩,進而精準控制特定綜片的提升。每根機繩對應一組經紗或一個提花綜束,其有序運動決定了織物組織的圖案(見潘魯生《中國紡織通史》對古代織機運作原理的闡述)。

三、引申與文獻佐證 因其在織機中的樞紐作用,“機繩”有時被引申比喻為事物運作的關鍵環節或控制機制。例如,清代科技文獻《天工開物·乃服篇》在描述花樓織機時,詳細記載了“以繩牽綜”的聯動過程,其中“繩”即指功能各異的機繩系統,是織造提花錦緞不可或缺的傳動元件(據《天工開物》古籍影印本及紡織史學界注釋)。

四、現代認知與價值 在紡織考古與技術史研究中,“機繩”的材質(通常為麻、絲)、結構及組合方式,是複原古代織機和理解紡織技術演進的重要實物證據。其設計體現了古代工匠對力學原理的精妙應用(依據中國絲綢博物館對出土織機部件的複原研究報告)。

網絡擴展解釋

“機繩”是一個源自古代機械原理的成語,其含義和用法可通過以下方面解析:

一、基本含義

“機繩”指事物關鍵、重要的環節或關系。其核心在于強調某事物在整體運作中起決定性作用的部分,類似于機械中控制運轉的繩索。

二、詞源與演變

  1. 字面來源
    古代機械通過繩索傳遞動力,繩索的牽引直接決定機械能否正常運轉,因此“機繩”被用來比喻關鍵部分。
  2. 文獻引用
    南朝梁代江淹在《為蕭骠騎讓太尉增封第二表》中寫道:“遂負機繩之託,猥集衡梁之任”,此處“機繩”指代重要職責。胡之骥注解為“機軸繩墨之託”,進一步說明其象征意義。

三、比喻與延伸

四、使用場景

多用于書面語或文學表達,強調事物的重要性與不可替代性。例如:“在團隊協作中,溝通是保證效率的機繩。”

五、相關成語

與“機繩”含義相近的成語包括“機軸繩墨”“規矩鈎繩”等,均以具體事物比喻抽象的核心要素。

如需進一步了解古代文獻中的具體用例,可參考南朝江淹的原文及注解。

别人正在浏覽...

愛啬柏枝緑絆馬坑寶所八音遏密捕迹步驺處尊居顯低勉都啰鍛脯遁迹銷聲遁士耳剽噩神放浪不羁服勁負子官式孤冷洪姿花被花消唬唬會演魂飛膽顫昏盲餞花減殺嬌客賈商基陛居住開晴喀秋莎揆門相狼狽麟趾殿賣友求榮麥舟之贈謀谟蒲類沈遲視如糞土收合順之者興,逆之者亡樹藝宿膩貪聚田埂痛駡讬筆吐氣望山走倒馬無堤之輿閑脫蕭槭小術謝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