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謹終如始的意思、謹終如始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謹終如始的解釋

謂謹慎小心、始終一緻。 宋 樓鑰 《籤書樞密院事緻仕贈資政殿學士正惠林公神道碑》:“心與天通,動有陰相,謹終如始,視險若夷。”亦作“ 謹終慎始 ”。 明 解缙 《瑞應歌辭序》:“謙恭抑畏,謹終慎始,巍巍藹藹,不可悉記。”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謹終如始”是一個漢語成語,讀音為jǐn zhōng rú shǐ,意為謹慎小心、始終一緻,強調從開始到結束都保持同樣的認真态度。

詳細解釋:

  1. 釋義
    指在做事情時,即使接近尾聲,也能像開始時一樣保持謹慎,始終如一,不松懈或馬虎。常用于形容持之以恒的嚴謹态度。

  2. 出處
    源自宋代樓鑰的《籤書樞密院事緻仕贈資政殿學士正惠林公神道碑》:“心與天通,動有陰相,謹終如始,視險若夷。”

  3. 用法與結構

    • 語法:作謂語、定語,多用于處事或評價行為态度。
    • 結構:緊縮式成語,古代用法,感情色彩為中性。
  4. 近義詞
    “謹終慎始”(如明代解缙《瑞應歌辭序》中“謙恭抑畏,謹終慎始”)。

  5. 例句

    • “慎重者,敬也。當無事時,敬以自持;而有事時,即敬以應事,務必謹終如始。”

該成語強調始終如一的謹慎态度,適用于需要長期堅持或面對風險的情景。其核心價值在于告誡人們不可虎頭蛇尾,需以敬畏之心對待全過程。

網絡擴展解釋二

謹終如始

《謹終如始》是一個成語,意思是在做事情的時候一定要對開頭和結尾都特别小心、一絲不苟。它的拆分部首是言和心,共有10個筆畫。這個成語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它在古時候的漢字寫法可能與現代有所不同。

在繁體字中,《謹終如始》的寫法保持不變。不管是簡體還是繁體字,都是采用了“謹”、“終”、“如”和“始”的字形。繁體字與簡體字之間的區别主要在于書寫風格和結構上。

在古代,漢字的形狀經曆了一些改變。根據現代語言文字學家的研究,推測在古代,《謹終如始》可能是采用類似于“謹終如始”的字形來表示。但是,由于古代漢字的寫法沒有統一規範,這隻是一種猜測。

下面是一個例句:
他在工作中總是謹終如始,從不馬虎大意。

一些相關的組詞包括:
謹慎、終始如一、如初、始終不渝。

與《謹終如始》意思相近的成語有:
從頭到尾、面面俱到、全神貫注。

而與《謹終如始》意思相反的成語可以是:
馬虎從事、半途而廢、囫囵吞棗。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