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松脂。《神農本草經》卷一:“松脂,味苦溫……安五藏,除熱。久服,輕身不老延年,一名松膏,一名松肪。” 宋 陸遊 《冬夜》詩:“松肪寄一車,可以照讀書。”
(2).指松肪酒。 宋 範成大 《次韻徐廷獻機宜送自釀石室酒》之二:“清絶仍香如橘露,甘餘小苦似松肪。”
“松肪”是一個漢語詞語,主要有以下兩種含義:
松脂
指松樹分泌的樹脂,呈黏稠液體或固體狀,古代又稱“松膏”“松膠”。其主要成分是松香和松節油,常用于制作軟膏硬化劑、油漆、肥皂等工業原料。宋代陸遊《冬夜》詩中提到“松肪寄一車,可以照讀書”,即用松脂照明讀書的情景。
松肪酒
指以松脂或松樹相關原料釀制的酒。宋代範成大在詩詞中描述其風味“清絕仍香如橘露,甘馀小苦似松肪”,體現了古代對松肪酒的文學化表達。
其他别稱與用途
松脂在不同文獻中也被稱為“松香”“松液”等,廣泛分布于中國南方地區(如廣東、廣西、福建)。工業上可用于造紙、火柴制作等。
松肪(sōng fáng)是一個漢字詞語,由兩個字組成。下面我們來詳細解釋這個詞的意思、拆分部首和筆畫、來源、繁體、古時候漢字寫法、例句以及相關的組詞、近義詞和反義詞。
松肪指的是植物體内的脂肪組織,尤其是指松樹的脂肪。松樹是一種常見的針葉樹,它的樹脂富含脂肪成分,因此被稱為松肪。
松肪的拆分部首是木(mù)和肉(ròu),它的總筆畫數為12畫。
松肪一詞的來源比較簡單,它由松樹和脂肪兩部分組成,描述了松樹體内富含的脂肪組織。
松肪這個詞的繁體字為「鬆肪」。
在古時候,松肪的寫法和現在基本保持一緻,沒有明顯的變化。
他的身體健康,肚子上沒有一點松肪。
松材線蟲病、核糖核酸、松節油、松針油等。
樹脂、樹脂酸。
瘦肉、無脂肪。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