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漏盡的意思、漏盡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漏盡的解釋

(1).刻漏已盡。謂夜深或天将曉。 漢 蔡邕 《獨斷》卷下:“夜漏盡,鼓鳴則起;晝漏盡,鐘鳴則息也。”《資治通鑒·漢元帝建昭二年》:“恐後漏盡宮門閉,請使詔吏開門。” 清 方苞 《弟椒塗墓志銘》:“吾父喜交遊,與諸公夜飲,或漏盡乃歸。”

(2).佛教語。謂煩惱為“漏”。至三乘的極果,以聖智斷盡此種種煩惱,稱為“漏盡”。 南朝 宋 僧愍 《戎華論折顧道士<夷夏論>》:“道則以仙為貴,佛用漏盡為妍;仙道有千歲之壽,漏盡有無窮之靈。”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漏盡”是一個多義詞語,其含義根據語境不同分為以下兩類:

一、時間含義

指刻漏已盡,表示夜深或天将破曉。古代用“漏刻”(計時器)劃分晝夜,漏盡即漏壺中的水滴盡,象征時間段結束。

二、佛教含義

在佛教中,“漏”喻指煩惱,“漏盡”指通過修行達到斷盡煩惱、解脫輪回的境界,是佛教三乘(聲聞、緣覺、菩薩)修行的終極目标。

補充說明

兩種含義均源于古代文獻,需結合具體語境判斷。時間含義多見于曆史記載,佛教含義則用于宗教哲學領域。如需深入考證,可參考漢代典籍或佛教經典原文。

網絡擴展解釋二

《漏盡》的意思

《漏盡》是一個漢字詞語,通常表示時間或者機會逐漸流逝、消逝殆盡的意思。這個詞用來形容某種東西或情況已經達到了最後階段,無法再持續下去。

拆分部首和筆畫

《漏盡》的部首是“氵”(三點水)和“屍”(屍骨),共計15個筆畫。

來源

《漏盡》一詞源于古代的宇宙觀念,比喻時間如水一樣不可逆轉地流逝。這個詞形象地描繪了時間有限、不能挽回的特性。

繁體

《漏盡》的繁體字為「漏盡」。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漢字《漏盡》的寫法可能會有所不同。在西漢劉安的《玉篆》中,漏字的上方多了一個「一」字。此外,在其他古籍中也可見不同的寫法,但基本字義相同。

例句

1. 時間就像水一樣,不等人,不知不覺,我已經感覺到了青春漸漸漏盡。

2. 他的機會逐漸漏盡,錯過了升職的最佳時機。

組詞

漏網之魚、漏洞、盡忠職守

近義詞

絕迹、消散、消失、終結

反義詞

未盡、尚存、再來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