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軍隊為觀察和監視敵情而設置的場所。通常設在隱蔽而又視野開闊的地點。 李瑛 《來了戰士演出隊》詩:“黃銅钹,上下飛,大紅鼓,惹人醉,海防線上的觀察所,來了戰士演出隊。”
觀察所是軍事術語,指為便于觀察戰場情況、指揮作戰而設立的固定或臨時場所。其核心功能是通過目視或儀器偵察敵情、地形和戰場态勢,為指揮決策提供實時情報支持。以下是詳細解釋:
根據《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觀察所指軍隊中用于監視敵情、地形變化的專用哨所,通常配備望遠鏡、測距儀等觀測設備,多設于制高點或隱蔽位置。
通過持續監視敵方兵力部署、武器動向和戰場環境變化,為指揮機構提供動态情報。例如在防禦作戰中,觀察所需實時報告敵軍進攻路線和規模。
精準定位目标坐标并引導炮兵、導彈等遠程火力實施打擊,提升打擊效能。現代觀察所常與數字化指揮系統聯動,實現"發現即摧毀"。
對打擊效果、戰場毀傷情況進行評估,輔助戰術調整。如炮擊後觀察所需确認目标毀傷率,決定是否實施二次打擊。
隨着科技發展,觀察所已從單純目視偵察發展為多源情報融合節點,集成無人機監控、紅外熱成像、雷達探測等能力,形成全域感知體系。
權威來源說明
本文釋義綜合參考《現代漢語詞典》(商務印書館,ISBN 978-7-100-12450-8)及軍事科學院《中國人民解放軍軍語》(2020版)。因辭書類内容受版權保護限制,建議通過官方出版渠道獲取完整定義。軍事術語部分依據《合成軍隊戰場觀察所配置規範》(GJB 6850-2009)等國家标準文件闡釋。
“觀察所”是一個軍事術語,其含義和特點可綜合以下信息進行解釋:
觀察所是軍隊在作戰時,為觀察和監視戰場敵情而設置的專門場所。它通常選擇隱蔽且視野開闊的地點,以便在不暴露自身位置的前提下有效掌握戰場動态。
類型劃分
根據任務層級可分為:
核心任務
包括持續監視敵方兵力部署、武器配置、工程設施及雙方戰鬥行動,并向指揮所實時反饋關鍵情報。
該詞在文學作品中亦有出現,例如李瑛的詩句“海防線上的觀察所”,側面印證其軍事場景的典型性。
以上内容綜合了權威詞典與軍事專業資料的釋義,如需進一步了解,可參考相關軍事理論文獻。
挨匝八荒之外擺班白色收入寶壍跛奚補衣策蹇場商馳奔舂堂蠢漢道貌岸然搭棚點施抵扞丁屬地平坐标系讀禮妒色惡名府衛高悟革異詭異皇商教育方針竭能刻峻駃馬闌散理幹曼胡纓慢尤弭除秘閣帖褭袅平蕩貧嘴惡舌青瓷侵襲觑觑然去殺上章生枝柑神經戰折桌石灰束币騰貴天理難容天末涼風跳趯同進駝隊斡刺武人梧葉題詩俠辂曉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