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眉斑白,頭發黃。指老人。龐,用同“ 庬 ”。《北史·隋紀下·炀帝》:“朕永言稽古,用求至理,是以龐眉黃髮,更令收敍,務簡秩優,無虧藥餌,庶等卧理,佇其弘益。”
“龐眉黃發”是一個漢語成語,讀作páng méi huáng fà(注意“發”在此讀作“fà”,指頭發),其含義和用法如下:
指眉毛斑白、頭發發黃的老人,形容年邁長壽者的相貌特征。其中:
出自《北史·隋紀下·炀帝》:“朕永言稽古,用求至理,是以龐眉黃發,更令收叙,務簡秩優。” 文中指隋炀帝尊重并重用年長賢者,體現對長者的敬重。
古人常通過外貌特征表達對長者的尊崇,“黃發”在《詩經》等典籍中即被視為長壽的象征(如《魯頌·閟宮》中“黃發台背”)。成語結合眉毛與發色,生動刻畫了年長者的形象。
如需進一步了解典故或例句,可參考《北史》原文或權威詞典。
《龐眉黃發》是形容人頭大、眉毛濃密、頭發黃色的一種特征。這個詞在古代常用來形容外貌特征,具有一定的戲劇性。
《龐眉黃發》的三個字分别由部首組成:龐(廣字旁),眉(目字旁),發(髟字旁)。
龐的筆畫數為5畫,眉的筆畫數為9畫,發的筆畫數為16畫。
《龐眉黃發》源自于中國古代傳統戲劇文化,常用于形容帝王将相或英雄豪傑的形象。
繁體字寫作「龐眉黃髮」。
《龐眉黃發》的古時漢字寫法為「龐眉黃髮」。
他真是個龐眉黃發的英雄人物。
龐大、眉毛、發黃
龍門大吏、豪傑、英勇
溫文爾雅、文弱書生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