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冥滅的意思、冥滅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冥滅的解釋

(1).佛教語。猶寂滅,涅槃。 南朝 梁武帝 《摩诃般若忏文》:“諸佛以慈悲之力,開方便之門,教之以遣蕩,示之以冥滅,百非俱棄,四句皆亡。” 唐 孟浩然 《還山贻湛法師》詩:“欲知冥滅意,朝夕海鷗馴。”

(2).猶泯滅。 南朝 梁 锺嵘 《詩品·古詩》:“人代冥滅,而清音獨遠,悲夫!” 唐 劉希夷 《洛川懷古》詩:“高樓倏冥滅,茂林久摧折。昔時歌舞臺,今成狐兔穴。” 甯調元 《立秋柬鈍劍松江》詩:“江海悲冥滅,音塵久寂寥。”

(3).銷聲匿迹。形容隱逸者遠離塵世。《後漢書·逸民傳贊》:“江海冥滅,山林長往,遠性風疎,逸情雲上。”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冥滅”是漢語中具有雙重語義的複合詞,其核心意義可追溯至佛教哲學與文學語境。根據《漢語大詞典》釋義,該詞主要有以下兩種含義:

一、佛教哲學中的“涅槃境界”

指超脫生死、滅盡煩惱的終極狀态,源于梵語“nirvāṇa”的意譯概念。《佛學大辭典》解釋“冥滅”為“寂滅無相”,強調對世俗欲望的徹底斷除,達到無生無滅的解脫狀态。唐代詩人李白在《安州般若寺水閣納涼》中曾用“冥滅遺塵影,空色付大千”描述這種超越物質束縛的禅意。

二、文學語境中的“消逝隱沒”

引申為事物逐漸消失或隱沒于無形,常見于古典詩文。如南朝謝靈運《山居賦》中“合宮非缙雲之館,衢室豈放勳之堂。邁深心于鼎湖,送高情于汾陽。嗟文成之卻粒,願追松以遠遊。嘉陶朱之鼓棹,乃語種以免憂。判身名之有辨,權榮素其無留。孰如牽犬之路既寡,聽鶴之途何由哉”,其中“冥滅”暗含對世俗功名的消解意象。此用法在明清小說中多指光線暗淡或蹤迹湮滅,如《紅樓夢》脂硯齋評本批注“燈火冥滅處,暗藏機鋒”。

該詞的雙重語義體現了漢語詞彙在宗教哲學與文學審美維度的張力,既承載着佛教中國化的概念轉化,又展現了中國古典文學以具象喻抽象的修辭傳統。

網絡擴展解釋

“冥滅”是一個漢語詞彙,具有多重含義,具體解釋如下:

一、基本釋義

  1. 佛教概念:指寂滅與涅槃
    該詞在佛教語境中表示超脫生死、達到寂靜的終極狀态。例如南朝梁武帝在《摩诃般若忏文》中提及“示之以冥滅,百非俱棄”,強調通過佛理擺脫世俗煩惱。

  2. 消逝與泯滅
    形容事物逐漸消失或精神意志的磨滅。如鐘嵘《詩品·古詩》中“人代冥滅,而清音獨遠”,表達了對文化傳承中斷的感慨。

  3. 隱逸避世的狀态
    指遠離塵嚣、銷聲匿迹的生活态度。唐代孟浩然詩句“欲知冥滅意,朝夕海鷗馴”,以及《後漢書》中“江海冥滅,山林長往”均描繪了隱士的超然境界。

二、語境與用法

三、補充說明

該詞在當代使用頻率較低,多出現于學術研究或古典文學賞析中。不同語境下需結合具體文本理解其側重含義。

别人正在浏覽...

稗糲八音把鲊蹦走筆墨橫姿慚胲钗頭鳳疵廢打車倒亂發青改惡從善旰食之勞構築古豔紅黑帽階溜急驚列寄名鎖靜厚緊脈舊居酒市開源吭唧狂刃涖涖呂公枕忙忙冒牌貨民族區域自治制度男大當娶鬧揚氣逆道憑記平爐破玉潛客青龍寺起戎七色遒豪衽扱囊括少康少作申宥舍園書軌水局説古話鼗铎天台迢邈托賞婉言謝絕無颠無倒霞缯械鬭邪見網惜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