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撫髀的意思、撫髀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撫髀的解釋

以手拍股。表示振奮或感歎。《世說新語·識鑒》“ 謝子微 見 許子将 ” 劉孝标 注引 晉 周斐 《汝南先賢傳》:“ 虔 恆撫髀稱 劭 ,自以為不及也。” 唐 皇甫枚 《三水小牍·王知古》:“ 直方 起而撫髀曰:‘山魑木魅,亦知人間有 張直方 耶?’” 明 高啟 《荊門壯士歌》:“三撫髀,壯士起,劍風騷勞髮上指。” 陳去病 《出塞望蒙古》詩:“發篋仍自緘,撫髀徒悲呻。”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撫髀”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和用法可從以下幾方面綜合解析:

一、基本釋義

二、核心含義

  1. 表達情緒的動作
    表示人在振奮、感歎或遺憾時的手部動作,類似于“拍案叫絕”或“扼腕歎息”。例如《世說新語》中“撫髀稱劭”形容對他人的贊歎,唐傳奇《三水小牍》中則用于表達驚愕或自嘲。

  2. 引申為時間流逝的感慨
    後演變為描寫歲月易逝、功業未成的意象。如清代吳偉業詩句“撫髀百戰衰病”,暗含壯志未酬的悲歎。

三、古籍例證

四、注意誤區

部分資料将“髀”誤釋為“胯部”,但據《說文解字》及常見典故(如“髀肉複生”),“髀”特指大腿部位,與“胯部”無關。


“撫髀”兼具動作描寫與情感象征的雙重功能,需結合語境理解。若需進一步探究,可查閱《世說新語》《三水小牍》等古籍原文。

網絡擴展解釋二

撫髀(fǔ bì)是一個古代漢字詞語,意思是用手拍打、撫摸自己的大腿。這個詞由兩個部首組成,左邊的“扌”(手部)與右邊的“骨”(骨骼)相連。它由12個筆畫構成,屬于較為複雜的漢字。 撫髀一詞源于古代,最早出現在《周禮·春官·冢宰》一篇中。在古代,撫髀常常是一種表示愉悅、滿足或放松的動作。它可以用來表達舒適、安撫或撫慰的意思。在繁體字中,撫髀的寫法與簡體字相同。 在古代漢字的書寫方式中,撫髀也有不同的變體寫法。在篆書(古代印章文字)中,撫髀的字形與現代稍有差異。然而,現代書寫中,我們常使用的是标準的簡化字形。 以下是一個例句,展示了撫髀這個詞的用法:看到她心情不好,他輕輕撫髀安慰她。 撫髀可以組成其他詞語,例如“撫髀自賞”(用手拍打自己的大腿得意洋洋)。撫髀的近義詞可以是“拍打大腿”或“撫摸腿部”,而它的反義詞可能是“不撫髀”或“不拍打大腿”。 希望這些信息對你有幫助!如果有其他問題,請隨時問我哦!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