漿酒藿肉的意思、漿酒藿肉的詳細解釋
漿酒藿肉的解釋
見“ 漿酒霍肉 ”。
詞語分解
- 漿的解釋 漿 (漿) ā 比較濃的液體:豆漿。紙漿。灰漿。漿果。漿液。 用粉漿或米湯等浸潤紗、布、衣服等物:漿洗。 漿 (漿) à 同“糨”。 筆畫數:; 部首:水; 筆順編號:
- 肉的解釋 肉 ò 人或動物體内紅色、柔軟的組織:肉體。肉類。肉食。肌肉。肉票(被盜匪擄去的人,盜匪借以向他的家屬勒索錢財)。肉身(佛教指肉體)。 果實中*********的部分:桂圓肉。冬瓜肉厚。 果實不脆,不酥:肉瓤西瓜
專業解析
“漿酒藿肉”是一個漢語成語,其詳細解釋如下:
一、成語釋義
“漿酒藿肉”形容生活極度奢侈浪費,将美酒當作普通的水漿來飲用,把肉食當作廉價的豆葉(藿)來食用。比喻揮霍無度,不知珍惜財物,含有明顯的貶義色彩。其核心含義在于極度奢侈,暴殄天物。
二、詞素分解與釋義
- 漿:此處指古代一種微酸的淡酒或水漿,泛指普通飲品。《說文解字》釋“漿”為“酢漿也”,指味道較淡的飲料。
- 酒:指美酒、醇酒。
- 藿:指豆類植物的葉子,在古代是貧苦百姓的食物。《廣雅·釋草》載:“豆角謂之莢,其葉謂之藿。”
- 肉:指肉類食物,在古代是相對珍貴的食材。
- 因此,“漿酒”意為把美酒當作水漿一樣普通地喝掉;“藿肉”意為把肉當作豆葉一樣普通地吃掉。兩者結合,極言其揮霍奢侈之甚。
三、出處與典故
該成語最早出自東漢班固所著的《漢書》。在《漢書·卷七十二·鮑宣傳》中記載,鮑宣上書漢哀帝,痛陳時弊,指出當時權貴奢靡無度,社會矛盾尖銳,其中提到:
“使奴從賓客漿酒霍肉,蒼頭廬兒皆用緻富!”
- 這裡“霍肉”即“藿肉”,指權貴之家役使奴仆侍奉賓客,用美酒(漿酒)和肉食(藿肉)大肆款待,連地位低下的奴仆(蒼頭廬兒)都因此緻富,足見其生活之奢靡腐敗。(來源:班固《漢書·鮑宣傳》)
四、用法與示例
- 用法:該成語在句中通常作謂語、定語或賓語,用于批評、譴責揮霍浪費的行為。
- 示例:
- 那些豪門貴族過着漿酒藿肉的生活,全然不顧民間疾苦。
- 在物資匮乏的年代,任何漿酒藿肉的行為都應受到譴責。(來源:《現代漢語規範詞典》)
五、近義詞與反義詞
- 近義詞:揮金如土、窮奢極欲、紙醉金迷、暴殄天物、鐘鳴鼎食。
- 反義詞:節衣縮食、粗茶淡飯、布衣蔬食、勤儉節約、箪食瓢飲。
六、權威詞典釋義佐證
- 《漢語大詞典》對“漿酒藿肉”的釋義為:“視酒如水,視肉如豆葉。形容飲食豪奢。” (來源:羅竹風主編《漢語大詞典》)
- 《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雖未直接收錄該詞條,但對“暴殄天物”的釋義(任意糟蹋東西)和“奢侈”的釋義(花費大量錢財追求過分享受)可輔助理解其核心含義。(來源:中國社會科學院語言研究所詞典編輯室《現代漢語詞典》)
網絡擴展解釋
“漿酒藿肉”是一個古代漢語成語,拼音為jiāng jiǔ huò ròu,其核心含義是将酒肉視為水漿和豆葉般普通的東西,形容生活奢侈浪費。以下是詳細解釋:
詞義解析
-
字面釋義
- 漿:指水漿或米湯等普通飲品;
- 酒:泛指酒類;
- 藿:豆類植物的葉子,常指粗劣食物;
- 肉:肉類食物。
整體意為将珍貴的酒肉當作廉價的水漿和豆葉,比喻揮霍無度。
-
引申義
形容生活極度奢侈,對珍貴資源毫不珍惜,多含貶義。
出處與用法
-
典故來源
出自《宋書·周朗傳》:“塗金披繡,漿酒藿肉者,故不可稱紀。”
此句批評當時權貴鋪張浪費、揮霍無度的現象。
-
語法結構
聯合式成語,可作賓語或定語,如:“賓客漿酒藿肉”(《藝文類聚》引《漢書》例)。
-
近義詞
“漿酒霍肉”(“霍”通“藿”,二者為異形詞)。
文化背景
該成語反映了古代社會對奢靡之風的批判。通過将酒肉類比為粗茶淡飯,強調奢侈行為的荒誕性,常用于勸誡節儉。
示例與延伸
- 例句
“張燈懸彩,漿酒霍肉,竟有昏昏達旦者。”(清·李綠園《歧路燈》)
- 現代啟示
倡導珍惜資源,反對鋪張浪費,與“朱門酒肉臭”等表達有相似批判性。
如需進一步了解,可參考《宋書》《藝文類聚》等古籍原文。
别人正在浏覽...
編鐘博聞強志朝宮超然絕俗賝寶充仞出關摧蘭折玉短垣自逾封駮豐狐負恃供侍郭璞骨嵓嵓韓朋荷衣涸轍魚阛阓火帝惑媚嘉納緝綱寄祿旌旛忌憎埳井溘斃胯下之辱賴利攏統毛頭小子沒門兒氓獠面癱尿床子孽障種子瞥然乾瘠侵抄齊齊整整去失柔嫕三俊聲部勝異申曲碩大無朋素士台雜貣貸條褥吐實娲皇韋編三絕五爵污淖相命曉月霞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