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矜式的意思、矜式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矜式的解釋

(1).敬重和取法。《孟子·公孫丑下》:“我欲中國而授 孟子 室,養弟子以萬鐘,使諸大夫、國人皆有所矜式。” 趙岐 注:“矜,敬也;式,法也。欲使諸大夫、國人皆敬法其道。” 唐 柳宗元 《與太學諸生書》:“乃僕亦失其師表,而莫有所矜式焉。” 曹亞伯 《武昌起義》:“故軍人之名譽,軍人之身分,皆為社會所矜式。”

(2).猶示範。 宋 司馬光 《與呂公著同舉程頤劄子》:“伏望聖慈,特加召命,擢以不次,足以矜式士類,裨益風化。” 清 陳康祺 《郎潛紀聞》卷六:“上以其力陳衰老,不復羈以職守,令還 江 南,矜式多士。時公方主講金陵書院也。” 清 馮桂芬 《耕漁軒記》:“比者載辭徵召,退擁臯比,深懼德薄學淺,無足矜式閭裡。”

(3).猶楷模。 明 歸有光 《祭周孺亨文》:“唯先生之孝友溫良,真鄉裡矜式。” 清 顧炎武 《過李子德》詩:“異國逢矜式,同人待隱淪。”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矜式是漢語中具有典範意義的古語詞,其核心含義指可供效法的楷模。《漢語大詞典》收錄該詞條,釋為“敬重和取法”(來源:《漢語大詞典》),《辭源》則訓為“為人所敬重的典範”(來源:《辭源》)。其構詞法為聯合式複合詞:“矜”取莊重、自持義,《說文解字》釋“矜”為“矛柄也”,引申出持重之義;“式”本義為法式,《爾雅》注“式,法也”,二字組合強化了典範價值。該詞在曆史文獻中多用于褒揚典範人物,如《明史·儒林傳序》載“使諸儒得睹曆代之制作,以為矜式”(來源:《明史》)。現代漢語中雖已罕用,但在研究古代禮制、文論時仍具學術價值,當代編纂的《古漢語常用字字典》将其列為曆史文化詞(來源:《古漢語常用字字典》)。

網絡擴展解釋

“矜式”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可從以下三個方面綜合解析:

1.敬重和取法

指對他人的品德、行為或成就表示尊敬,并以此為榜樣效仿。例如《孟子·公孫丑下》中提到“使諸大夫國人皆有所矜式”,趙岐注解為“矜,敬也;式,法也”。這一用法強調對他人的推崇與學習,常見于古代文獻中。


2.示範作用

表示通過自身行為樹立典範,供他人參考。如宋代司馬光在奏折中建議皇帝重用程頤以“矜式士類”,即通過程頤的言行引導士人風氣。清代陳康祺的《郎潛紀聞》也提到退隱官員“矜式多士”,意為以自身為榜樣影響學子。


3.楷模、典範

作名詞時,指值得效仿的榜樣。明代歸有光在祭文中稱周孺亨“真鄉裡矜式”,即将其視為鄉裡的楷模。此義項強調人物或行為的典範性。


補充說明

如需進一步探究,可參考《孟子》《宋史》等古籍用例,或查閱權威詞典如漢典()。

别人正在浏覽...

白大白雁繃扒比劃波扇側直刬棄車踏床頭捉刀人初刻春播亶甫獨吞杜微慎防放士返迹風浮風生爐慣性谷王何至于此滑石粉毀面家煩宅亂講衆薦亡雞公金風送爽徑自幾事機速房伉倨考試狼奔鼠竄列保領墒流水高山鑼鼓經洛澤率口片饷慶削欽若窮兇極惡氣俠桑榆晩景掃賞午山界山芎順慈肆長邃路天策府體實逷聽遠聞頑舊逶隨享世祥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