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春誦夏弦的意思、春誦夏弦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春誦夏弦的解釋

亦作“ 春誦夏絃 ”。 《禮記·文王世子》:“春誦夏弦,大師詔之”。 鄭玄 注:“誦,謂歌樂也;弦,謂以絲播詩”。本謂應按季節而采用不同的學習方式,後亦以泛指學習詠誦。《藝文類聚》卷十六引 南朝 梁 陸倕 《為豫章王慶太子出宮表》:“冬書秋記,夙表睿資;春誦夏絃,幼彰神度。”《北齊書·幼主紀》:“養德所履,異乎春誦夏弦。” 唐 劉禹錫 《許州文宣王新廟碑》:“入于門牆,如造 闕裡 。春誦夏弦,載颺淑聲。”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春誦夏弦”是一個源自《禮記》的成語,以下是其詳細解釋:

  1. 出處與字面含義
    該成語最早出自《禮記·文王世子》:“春誦夏弦,大師诏之。”

    • 誦:指口誦詩歌,即通過朗讀記憶詩文。
    • 弦:指用絲弦樂器(如琴瑟)伴奏吟唱。
      原意是古代學校根據季節調整學習方式:春季以誦讀為主,夏季則配合音樂吟唱。
  2. 引申意義
    後泛指讀書學習或系統性學習文化知識,強調遵循規律、方法靈活的學習态度。古人認為這與“秋學禮,冬讀書”共同構成完整的學習體系,體現順應自然規律的教育理念。

  3. 用法與示例

    • 語法:聯合式成語,多作謂語,中性詞。
    • 例句:唐代劉禹錫在《許州文宣王新廟碑》中寫道:“春誦夏弦,載飏淑聲。”
  4. 現代應用
    如今多用于形容勤奮治學或強調學習方法的重要性,如教育類文章引用此成語表達“因時施教”的理念。

拓展:該成語與“秋書冬讀”等表述共同反映了中國古代将學習與自然節律結合的思想,具有文化哲學内涵。

網絡擴展解釋二

标題:《春誦夏弦》意義、構成、來源和例句

春誦夏弦是一個美麗而富有詩意的詞語,常常在文學作品中使用。它由兩個部分組成:春誦和夏弦。春誦代表春天的吟誦,傳達着溫暖、生機和希望的感覺。夏弦代表夏天的琴弦,表達着熱情、活力和豪情。合起來,這個詞形象地描述了春天和夏天的美好。

春誦的構成為“廣”部和“彡”部,而夏弦為“廣”部和“弦”部。廣部是漢字常見的部首之一,表示寬廣、廣闊的意思。彡部是一個形聲部首,沒有獨立的意義,主要起到聲旁的作用。弦部是一個形聲兼意符部首,表示弦樂器的琴弦。

《春誦夏弦》一詞來源于古代漢字的發展。在其繁體漢字形式中,春字的構成為“廣”部、“彡”部和“生”部。夏字的構成為“厶”部和“卩”部。“廣”部是一個具有寬廣含義的部首,而“彡”部和“生”部則為春字添加了生機和活力。同樣,“厶”部和“卩”部為夏字增添了獨特的特點和意義。

下面是一個例句,展示了春誦夏弦的應用:

“春誦夏弦,唱響大地的生命之歌。”

春誦夏弦這個詞可以與其他詞組合成新詞,如春夏、誦琴等等。

與春誦夏弦意義相近的詞有:春風、夏日、吟誦、琴弦。

與春誦夏弦意義相反的詞有:冬寒、秋枯、啞弦。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