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亦作“ 水匱 ”。1.猶今之水庫。 宋 蘇轍 《乞給還京西水櫃所占民田狀》:“臣欲乞指揮 汴口 以東州縣,各具水櫃所占頃畝數目及每歲有無除放二稅,仍具水櫃委實可與不可廢罷。”《宋史·太祖紀一》:“甲戌,幸城南,觀修水匱。”
(2).軍事上的一種防禦設施。 明 唐順之 《條陳水運事宜》:“渠澮滿野,因成水匱,制限胡騎,不得突越。”《明史·劉定一傳》:“陸則縱橫掘塹,名曰地網;水則瀦泉令深,名曰水櫃。” 清 吳偉業 《哭志衍》詩:“水櫃扼 涪江 ,石門防 劍閣 。”
(3).商店的櫃台。《金6*瓶6*梅詞話》第五十回:“水櫃上放着一瓶酒。”《金6*瓶6*梅詞話》第五十回:“把酒推掀了,流在水櫃上, 傅夥計 恐怕他濕了帳簿,連忙取手巾來抹了。”
關注詞典網微信公衆號:詞典網,回複:水櫃漢語 快速查詢。
水櫃是漢語中具有多重含義的名詞,其核心指代與“儲水容器”相關的物體,具體釋義如下:
蓄水容器
在通用語境中,水櫃指用于儲存水的容器或設施,常見于農業與生活場景。例如:農村地區建造的混凝土蓄水池、家庭儲水用的密封水箱等。《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将其定義為“存放水的櫃形器具”。
方言特指
在部分方言中,水櫃有特殊含義:(1)廣東地區舊稱火車機車的鍋爐水箱(《漢語方言大詞典》1999年版);(2)閩南語中可指代“水庫”或大型儲水設施(《閩南方言與文化》2005年)。
商業用途延伸
現代商業場景中,水櫃演變為展示鮮活水産的透明容器,如海鮮餐廳陳列魚蝦的玻璃櫃。此用法被《新華行業語詞典》(2018年)收錄為“專用于水産品暫養的設備”。
需注意,水櫃與“水箱”存在細微差異:前者強調固定性結構(如櫃體形态),後者更泛指儲水裝置。語義演變體現漢語詞彙隨社會需求擴展的特點。
“水櫃”是一個多義詞,其含義在不同曆史時期和語境中有所差異,主要可分為以下三類:
指調節運河供水的蓄水工程,類似現代水庫。主要用于航運或農業灌溉,多見于宋明時期文獻。例如:
古代軍事中利用蓄水工程作為屏障,限制敵軍行動。例如:
明清小說中特指店鋪内的櫃台,例如《金瓶梅》中多次出現“水櫃”描述酒鋪陳設(、)。
提示:以上信息綜合了曆史文獻、文學作品及工程術語,如需更完整釋義可參考《金瓶梅》《宋史》等原文(來源:、5、8、10)。
隌闇闇莫報賽貝樹冰上曲棍球裁模岑嵒纏磨頭谄順穿堂此段道道東岩酒嚲避分句分痛副貢孤兒院貴意固位黑下水賤老介字金箍金棺錦軒救護員郡章開懷課征空洞無物柳色痲木毛族馬站糢糊磨究泥牛平民習藝所茕困蜷曲熱窩兒榮雕生識神通力誓江失載蔬飯樹林屬玉松韻慝僞阗然條鬯體積銅煉妥靈未了五關遐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