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候的意思、存候的詳細解釋
存候的解釋
存問,慰問。指派遣的慰問使者。《新唐書·裴度傳》:“ 王承宗 、 李師道 謀緩 蔡 兵,乃伏盜京師, 刺 用事大臣,已害宰相 元衡 ,又擊 度 ,刃三進……﹝ 度 ﹞自行營歸,知賊曲折,帝益信杖。及病創一再旬,分衛兵護第,存候踵路。”
詞語分解
- 存的解釋 存 ú 東西在那裡,人活着:存在。存亡。生存。 保留,留下:保存。留存。存照。存疑。去僞存真。 寄放:寄存。 停聚:存水。 懷有,懷着:存心。不存任何奢望。 亡去取 筆畫數:; 部首:子; 筆順編號
- 候的解釋 候 ò 等待:等候。候車室。候選人。守候。候補。候場。候審。候診。 看望,問好:伺候。問候。 時節:時候。氣候。候鳥。候蟲。 事物在變化中的情狀:火候兒。症候。 古代把五天稱為“一候”,現氣象學上仍沿
網絡擴展解釋
“存候”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和用法在不同語境中略有差異,以下為詳細解釋:
一、基本釋義
-
問候與慰問
指通過語言或行動表達關切,常見于正式或書面場景。例如:在書信中使用“存候”表達感謝對方的關心。
-
派遣慰問使者
在曆史文獻中,多指官方派遣人員進行慰問。如《新唐書·裴度傳》記載,裴度遇刺後,皇帝分派衛兵保護其住所,并“存候踵路”。
二、詞源與結構
- “存”與“候”的拆分釋義
“存”意為保留、關懷,“候”指等待或觀望。部分詞典解釋為“在等待時保持警惕”,但此用法較少見,可能與軍事策略相關(如提到軍隊需存候敵情)。
三、使用場景
- 書面表達
如“來函諸多關照,存候之意不勝感激”。
- 曆史與文學
多用于描述官方慰問或特殊事件中的關懷(如《新唐書》典故)。
四、注意事項
部分詞典(如查字典)提到“保持警惕”的引申義,但實際使用中以“問候、慰問”為主流含義。如需更多例證,可參考《新唐書》或權威詞典(如漢典)。
網絡擴展解釋二
存候(cún hòu)一詞意指等待、寄存的狀态或行為。它由“存”和“候”兩個字組成,其中,“存”為部首亻(人),表示人或與人相關的意義,而“候”的部首為亻(人)加上口,表示等待的意思。按照筆畫順序,它的拆分順序為亻、人、口,共有8畫。
“存候”這個詞的來源并不确切,但可以從字義出發進行推測。它可能是古人借代寄存物品的行為而産生的一個詞。在古代,人們經常需要将自己的東西寄存在某個地方,這樣等到需要使用時再取回。因此,“存候”這個詞可能就是來自這個活動的命名。
與“存候”相似的繁體字是“存侯”。雖然這兩個字形略有不同,但字義是相同的,都表示寄存等待的意思。
古時候漢字的寫法與現代有所不同。根據古代《說文解字》,字“存”的寫法為“在口日爾”,字“候”的寫法為“人口日爾”或“人口而日爾”。這些寫法與現代的寫法有所差異,但字義相同。
以下是一些例句,展示了“存候”一詞的用法:
1. 我需要在這裡存候我的行李,方便我遊覽這個城市。
2. 酒店為客人提供了存候行李的服務,很貼心。
除了“存候”之外,還有一些與之意思相近的詞語,例如:“寄存”、“存放”、“等候”。這些詞都有着寄存或等待的意義。
相反,與“存候”的意義相反的詞語可能是“取回”或“提取”,表示将已經存放的物品取回或提取出來。
通過以上描述,你應該能明白“存候”的意思、拆分部首和筆畫、來源、繁體、古時候漢字寫法、例句以及組詞、近義詞和反義詞等相關信息了。如果還有其他問題,歡迎繼續提問!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