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exclamation mark] 感歎號
即感歎號。 洪深 《戲的念詞與詩的朗誦》三:“須要強調的字,必須設法特别指出--或用粗筆……或在句尾加驚歎號疑問號等等。”《花城》1981年第6期:“别說了!放下來!都是你!三個驚歎號像三枚炸6*彈。”參見“ 感歎號 ”。
關注詞典網微信公衆號:詞典網,回複:驚歎號漢語 快速查詢。
驚歎號(!)是現代漢語标點符號體系中的重要組成部分,主要表示感歎句末尾的停頓,承載強烈的感情色彩。根據《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定義,其形态為“小圓圈下加實心點”,書面表達時需占據一個漢字的位置。
在語法功能上,驚歎號常見于三類語境:一是直接抒發情感,例如“這座山真高啊!”;二是表達祈使語氣,如“請勿吸煙!”;三是用于反問句強化情緒,例如“你難道不知道嗎!”。需要注意的是,國家标準《标點符號用法》(GB/T 15834-2011)特别規定,多重感歎句疊加使用時不宜超過三個驚歎號,避免影響書面表達的規範性。
從曆史演變角度考察,該符號最早可追溯至1897年清末學者王炳耀在《拼音字譜》中提出的“慨歎之號”概念,經1919年《請頒行新式标點符號議案》正式定名為“驚歎號”,成為現代漢語書面語不可或缺的情感載體。
驚歎號(又稱感歎號、歎號)是标點符號的一種,主要用于表達強烈的情感或語氣。以下是詳細解釋:
基本定義與用途
驚歎號“!”通常出現在句子末尾,表示感歎、驚訝、憤怒、喜悅、命令等強烈情感。例如:“這場演出太精彩了!”
適用場景
曆史與符號來源
符號“!”可能源自拉丁語“io”(表達喜悅),後演變為字母“i”置于句號之上。
注意事項
與問號結合的特殊用法
在疑問與感歎交織時,可疊加使用“⁉️”(問號在前,驚歎號在後),表示質疑或難以置信,如“你居然忘了⁉️”。
如需更全面的例句或語境分析,可參考漢典、愛問教育等來源。
邦統報本保惠北戶杯棬冰池不自覺猜中倡館捶表調灰抄丢丢秀秀躲懶惰劣放錫房宇發興風雨飄零戈革給食個頭苟或護封昈昈魂子江元積毀消骨近才金釘浮瓯絶闆巨海裂石流雲亂鬨鬨鹿盧榜迷稀篣格破棄蛩岠犬馬心肉片賞不踰時省煩從簡食古如鲠石腦油水芙蓉誰尋說閑話私榮頌谀搜索天門冬填引條章圖法惋慨盌注向平之願枭惡烋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