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生活在井中的鲋魚。喻見識淺陋。語本《易·井》:“井谷射鮒。” 唐 駱賓王 《答員半千書》:“夫鯤之為魚也,潛碧波,泳滄流,沉腮於 渤海 之中,掉尾乎風濤之下,而濠魚井鮒自以為可得而齊焉。” 唐 歐陽詹 《刖卞和述》:“昔 宋玉 以蕃禽井鮒不測靈鳳長鲸,信哉。”
(2).喻身處困境。 唐 白居易 《孟夏思渭村舊居寄舍弟》詩:“井鮒思返泉,籠鶯悔出谷。”
“井鲋”是一個漢語成語,其含義可從以下兩方面綜合解析:
字面含義
由“井”(水井)和“鲋”(鲫魚或蛤蟆)組成,字面指生活在井中的鲋魚。
比喻意義
建議結合具體語境選擇義項,并參考古籍原文深化理解。
井鲋(jǐng fù)是一個漢字詞語,由井和鲋兩個部分組成。井是部首,鲋是實詞部分。
井字部首的筆畫數為二,它的拆分部首是氵,表示水。鲋字的筆畫數為十八,它的拆分部首是魚,表示魚類。所以,井鲋這個詞的意思可以理解為“水中的魚”。
井鲋源于古代的漢字,它的繁體寫法是「井魚」。在古代,人們對魚類的描述常常用「魚」字,而「井」作為部首表示與水有關。
在古代的漢字中,井鲋采用的是「井魚」的寫法。古時候的寫法中,「井」的表現形式與現代稍有不同,水的上方有一個泉眼,表示水從井中湧出。而「魚」的寫法則更加簡化。
以下是井鲋的例句:
1. 他跳進井中捕撈井鲋。
組詞:
井眼、井水、井壁、井蓋、井口、鲋魚、浮鲋、井底之蛙。
近義詞:
鯉魚、鲫魚、鳜魚、鲂魚、鲢魚。
反義詞:
陸鲸、陸生動物。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