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绠汲深的意思、短绠汲深的詳細解釋
短绠汲深的解釋
[draw water from a deep well with a short rope] 绠:水桶上的繩子。桶繩短而欲汲出深井之水。比喻人的學識淺陋,不明深理或才小不勝重任成事
短绠不可以汲深井,知鮮不可以與聖人言。——《莊子》
詳細解釋
《莊子·至樂》:“褚小者不可以懷大,綆短者不可以汲深。” 郭象 注:“綆,汲索也。”後以“短綆汲深”比喻才力不稱。 唐 嚴挺之 《大智禅師碑銘》序:“顧才不稱物,短綆汲深。”
詞語分解
- 短绠的解釋 绠,汲水用具的繩索。短绠,常比喻才識淺陋。《荀子·榮辱》:“短綆不可以汲深井之泉,知不幾者不可與及聖人之言。” 楊倞 注:“綆,索也。” 北周 庾信 《奉和永豐殿下言志》之七:“自憐循短綆,方欲問
- 汲深的解釋 謂從深井裡汲水。比喻從事費力的工作。 唐 司空圖 《注愍征賦後述》:“将研旨遠之機,已盡汲深之力。” 宋 陳造 《贈錢郎中》詩:“效奇乏良策,汲深慚短綆。”參見“ 汲深綆短 ”。
網絡擴展解釋
“短绠汲深”是一個漢語成語,以下是綜合多個權威來源的詳細解釋:
一、基本信息
- 拼音:duǎn gěng jí shēn
- 結構:主謂式,作賓語或定語使用。
二、字面與比喻義
- 本義:用短繩(绠)從深井(汲深)中打水,字面指工具不足導緻無法完成目标。
- 比喻義:形容個人能力薄弱,難以承擔艱巨任務,常用于自謙或客觀陳述能力與任務不匹配的場景。
三、出處與典故
- 《莊子·至樂》提到“绠短者不可以汲深”,以短繩無法汲取深井之水,暗喻才學不足者難解深奧道理。
- 《荀子·榮辱》中也有“短绠不可以汲深井之泉”,強調知識不足者無法領悟聖人之言。
四、用法與示例
- 自謙語境:如“顧才不稱物,短绠汲深”(唐·嚴挺之《大智禅師碑銘》),表達對自身能力的謙遜。
- 客觀評價:用于描述他人或事物因條件限制無法達成目标,如“小褚豈能懷大器,短繩哪能汲深泉”(元·耶律楚材詩)。
五、相關詞彙
- 近義詞:绠短汲深、力小任重。
- 反義詞:遊刃有餘、勝任愉快。
提示:該成語多用于書面或正式場合,使用時需注意語境是否符合“能力不足”的核心含義。
網絡擴展解釋二
短绠汲深 (duǎn guǐ jí shēn) 這個詞是什麼意思?
短绠汲深這個成語意指短繩子汲水卻能汲得很深,比喻能力出衆,辦事效率高,一舉一動都充滿智慧和力量。常用于形容人的才能出衆,能夠在有限的時間和條件下完成很多事情。
拆分部首和筆畫:
- 短 (duǎn):石部,9畫
- 绠 (guǐ):纟部,9畫
- 汲 (jí):水部,6畫
- 深 (shēn):水部,11畫
來源和繁體:
《短绠汲深》一詞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左傳》中的一則經典故事。在公元前656年,齊威王舉行宴會時,有一位叫孔飯颠的大夫,他用短繩來汲取井水,雖然繩子短,但能夠汲得很深。威王看到後感歎道:“短绠汲深。”意即才智出衆,能力非凡。後來,人們用這個成語來形容那些能力超群的人。
在繁體字中,短绠汲深的拼寫仍然相同。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漢字的寫法可能與現代略有不同。短绠汲深在古漢字中的寫法是:
- 短:䒹
- 绠:網
- 汲:泲
- 深:罧
例句:
他雖然隻是個實習生,但他的工作效率非常高,可以說是短绠汲深。
組詞、近義詞、反義詞等:
- 組詞:短淺 (duǎn qiǎn)、深沉 (shēn chén)、汲無遺策 (jí wú yí cè)
- 近義詞:才華橫溢、出類拔萃、超群絕倫
- 反義詞:愚笨、無能、敷衍了事
希望這些信息對你有幫助!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