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金和刀。古代貨币。《漢書·食貨志上》:“貨謂布帛可衣,及金刀龜貝,所以分財布利通有無者也。” 顔師古 注:“金謂五色之金也……刀謂錢币也。” 唐 孟郊 《投所知》詩:“且将食蘗勞,酬之作金刀。”
(2).“劉”字為卯、金、刀合成,故用以代指 劉 姓。《漢書·王莽傳中》:“夫‘劉’之為字,卯、金、刀也。” 唐 李商隱 《武侯廟古柏》詩:“ 玉壘 經綸遠,金刀歷數終。” 元 劉壎 《隱居通議·詩歌四》:“ 子大 以詩賀之曰:‘……金刀喜有南鄰翁,曾吹藜燄丹霞峯。’”
(3).剪子。 唐 白居易 《題令狐家木蘭花》詩:“膩如玉指塗朱粉,光似金刀剪紫霞。” 唐 李遠 《剪綵》詩:“葉逐金刀出,花隨玉指新。” 元 趙孟頫 《題<耕織圖>》詩之十五:“婉孌閨中女,素手握金刀。”
(4).武器。指刀劍。 唐 王昌齡 《出塞》詩之二:“城頭鐵鼓聲猶振,匣裡金刀血未乾。” 王闿運 《嚴通政庶母任氏壽頌》:“問 秦中 之故事,惟有卷衣;識行父之公忠,從無衣帛。既而金刀掩曜,桑笄歸裡。”
金刀是漢語中具有多重文化内涵的複合詞,其釋義可從以下角度展開:
金屬刀具的統稱
金刀本義指金屬鑄造的刀具,古代常作為武器或工具使用。例如《漢語大詞典》記載,金刀泛指“金屬制的刀劍”,其鋒利與貴重屬性成為權力象征。
帝王權柄與祥瑞象征
在曆史文獻中,金刀與帝王、天命關聯緊密。《漢書·王莽傳》提及“卯金刀”為“劉”姓代稱,暗含劉氏得天下乃天命所歸。唐代文學中也以“金刀之谶”隱喻政權合法性。
古代錢币别稱
金刀曾代指貨币,如《說文解字注》釋“錢”為“金刀形”,表明古代以刀形金屬為交易媒介,後衍生為錢币通名。
占卜與命理術語
在傳統命理學中,“金刀”為八字神煞之一。《三命通會》載其主刑傷,若命局逢之,需避利器之災。
天文星象指代
部分古籍以金刀描述星宿排列,如《宋史·天文志》稱“金刀星”為北鬥七星的特殊形态,關聯軍事吉兇。
“金刀”一詞在不同語境中有多重含義,綜合權威資料可歸納為以下四類解釋:
1. 古代貨币
漢代曾将“金刀”作為貨币代稱。王莽篡位後因忌諱“劉”字(繁體“劉”含“金”“刀”),将錢币改稱“貨泉”。此用法源于《漢書·食貨志》對金屬貨币的統稱,如黃金與刀形錢币的組合。
2. 代指劉姓
因繁體“劉”字由“卯”“金”“刀”三部分構成,漢代起“金刀”成為劉姓的隱稱。例如《漢書·王莽傳》記載王莽因忌諱“卯金刀”而打壓劉氏。
3. 剪子/刀具
唐代詩詞中常以“金刀”指代剪刀或小刀,如白居易《題令狐家木蘭花》中“光似金刀剪紫霞”,以及宋代歐陽修詞中“金刀剪綵功夫異”均描述裁剪工具。
4. 武器象征
廣義可指金屬刀劍類武器,如古代戰士所用兵器;狹義也指黃金裝飾的禮儀刀具,現代多用于象征權力或榮譽。
補充說明
該詞含義需結合具體文獻分析,例如唐代僖宗宮人詩句“金刀呵手裁”體現生活工具屬性,而李商隱詩文中的“金刀”可能暗含劉姓隱喻。建議通過古籍原文進一步區分語境。
雹災避穽入坑蔔官不念僧面也念佛面陳挹持時躊躇不決傳燭黨八股雕鈲獨明蜂虿入懷,解衣去趕附死呷醋節帥高踞葛茀各人鼓脣號角黑管歡奮混帳匠氣江曲矜賞計算尺酒米圓九十九疑仙人倦勤寇叛誇誘練師靈變留步麥丘之祝冒夜閩劇目連嗐頭納采難廕攀連噴騰憑熊牆腳日莫途遠殺氣騰騰試律舒慘署府疏懈蘇台填食通前澈後頭狀花序土穰細流頑空五花儀武試屑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