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語出《文選·張衡〈西京賦〉》:“夫人在陽時則舒,在陰時則慘。” 薛綜 注:“陽謂春夏,陰謂秋冬。” 李善 注引《春秋繁露》:“春之言猶偆也,偆者,喜樂之貌也。秋之言猶湫也,湫者,憂悲之狀也。”後以“舒慘”作為表示“苦樂”、“好壞”、“陰晴”、“豐歉”等兩個對立概念并舉的詞語。《舊唐書·杜審權傳》:“萬靈舒慘,四海安危,盡繫朝綱,鹹由廟算。” 宋 沉括 《夢溪補筆談·象數》:“但記月之盈虧,都不繫歲事之舒慘。” 宋 王谠 《唐語林·德行》:“飲食舒慘,與衆共之。” 宋 範成大 《曉枕》詩之三:“舒慘常隨天氣,關心窗暗窗明。” 章炳麟 《代議然否論》:“然以氣有舒慘,收穫猶不可齊。”
“舒慘”是一個漢語複合詞,其含義和用法可從以下角度解析:
一、詞源與基本釋義 該詞最早出自東漢張衡的《西京賦》名句“夫人在陽時則舒,在陰時則慘”,其中“陽”指代春夏,“陰”對應秋冬。原意描述季節變化對人的情緒影響:春夏季氣候和暖使人舒暢,秋冬季蕭瑟則令人凄怆。
二、引申含義 後逐漸演變為對立概念并舉的複合詞,可表示:
三、構詞特點 由反義字組合而成,類似“冷暖”“興衰”等詞,通過矛盾修辭法強化對比張力。其中“舒”含舒展、和緩之意,“慘”表凄楚、劇烈之态,二字形成鮮明對照。
四、文學應用 多見于古典詩文,如宋代沈括《夢溪補筆談》用“歲事之舒慘”喻年景豐歉,體現漢語以自然現象隱喻社會現象的獨特表達方式。
舒慘是一個形容詞,用來形容某人或某物所處的狀态或情況十分悲慘、凄涼、艱難。
舒慘的拆分部首是舌和心,分别有6個和11個筆畫。
舒慘一詞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詩經》中的《大雅·舒》:“舒則不臧,慘則不祥。”這句話意指舒適的生活不會獲得任何好的東西,而悲慘的生活也不會帶來幸福。後來,舒慘這個詞逐漸演變為一個形容詞,用來形容某人或某物所處的悲慘狀态。
舒慘的繁體字為舒慘。
在古代時期,舒慘的寫法為攸憯,其中“攸”是表示舌的偏旁,“憯”表示心的偏旁。
1. 他生活在一座舒慘的小屋裡,幾乎沒有任何基本的生活條件。
2. 經曆了一場舒慘的戰争後,這個國家陷入了長期的貧困和混亂。
3. 這個社區的居民們每天都要忍受着舒慘的環境,缺乏清潔水源和基本衛生設施。
舒泰、舒適、慘痛、慘敗、慘劇、慘絕人寰、慘淡經營
凄涼、悲慘、痛苦、悲傷、不幸
舒適、宜人、幸福、順遂、美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