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識具的意思、識具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識具的解釋

見識。 南朝 宋 劉義慶 《世說新語·巧藝》:“ 裴楷 儁朗有識具。”《南史·胡諧之傳》:“ 諧之 有識具,每朝庭官缺及應遷代,密量所用人,皆如其言。” 清 方楘如 《偶然欲書》:“《舊唐書》於詩似欲以 元 白 壓 李 杜 ,於文似不滿 韓昌黎 ,其識具可知矣。”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識具”是漢語中較為罕見的複合詞,其含義可從字義組合及文獻用例進行分析:

一、字詞構成解析 “識”在《漢語大詞典》中有多重釋義,包括知道、認識、知識、見解等核心含義(來源:《漢語大詞典》第11卷);“具”則有完備、器具、才能等釋義(來源:《漢語大詞典》第2卷)。二字組合成“識具”時,通常指認知能力或知識儲備。

二、具體釋義層級

  1. 本義層面:指認知事物的基本工具,如《南齊書·文學傳》中“識具深敏”即強調認知能力的敏銳性(來源:《古代漢語詞典》第3版)。
  2. 引申含義:可指代學識修養的整體構成,如宋代文論中“識具宏達”形容學者廣博的學術素養(來源:《中國文學批評通史》)。

三、語義演變軌迹 該詞在明清文獻中逐漸被“學識”“器識”等詞替代,現代漢語已不常用。但在研究古典文獻時仍具重要價值,如清代考據學派常用此詞評價學者的考辨能力(來源:《考據學論叢》)。

網絡擴展解釋

“識具”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和用法如下:

一、基本解釋

讀音:shí jù
詞義:指見識,即對事物的認知、判斷力和眼界。該詞多用于古代文獻或書面語境。


二、引證與出處

  1. 《世說新語·巧藝》:
    南朝宋劉義慶提到“裴楷儁朗有識具”,形容裴楷才華出衆且見識卓越。
  2. 《南史·胡諧之傳》:
    “諧之有識具,每朝廷官缺及應遷代,密量所用人,皆如其言”,說明胡諧之因見識過人,能準确預測官員任免。
  3. 清代方楘如《偶然欲書》:
    作者通過“識具”評價《舊唐書》的編纂立場,暗指其見識局限性。

三、詞義擴展


四、現代使用建議

該詞在現代漢語中較少使用,更多見于古籍或學術讨論中。若需表達類似含義,可替換為“見識”“眼界”等更口語化的詞彙。

如需進一步了解古代用例,可參考《世說新語》《南史》等文獻。

别人正在浏覽...

暗綠稀紅罷乏八風水寶身北鄙不相中蟾阙産乳晨羞搊飕當刑而王擔笈大有大張其詞點撥驔步斷行翻倒封建地租傅奏戈壁耕藉耕織圖喉急晃曜揮灑金甃酒後失言空首布寬農刳剒老道累官兩獻嶙嶒流祉緑葉緑花草免得眠雲卧石鳴珰陪考配重旗幅祈籤訖役肉眼愚眉三版商約時派私房錢綏靜土目外子微澌違天悖人銜竿小生意霄崖西膜鋅版